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干不正当的事而得来富贵,我看来好像浮云一般。 形容立身正直,轻视富贵。语出《论语.述而》:“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元.无名氏《?范叔》一折:“〔须贾云〕‘可不道富与贵人之所欲也。’〔正末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干不正当的事而得来富贵,我看来好像浮云一般。 形容立身正直,轻视富贵。语出《论语.述而》:“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元.无名氏《?范叔》一折:“〔须贾云〕‘可不道富与贵人之所欲也。’〔正末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列子.说符》:“人有亡鈇(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鈇也;颜色,窃鈇也;言语,窃鈇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鈇也。俄而抇(音gǔ,又音jué,本作搰,是掘的意思)其谷而得其鈇。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
源见“傍人门户”。谓依赖或因袭他人。清黄宗羲《明儒学案.浙中王门学案五》:“其时东南讲会甚盛,先生不喜干与,以为此辈未曾发心为道,不过依傍门户,虽终日与之言,徒费精神,彼此何益!”
《后汉书.周磐传》:“公府三辟,皆以有道特征,磐语友人曰:‘昔方回、支父啬神养和,不以荣利滑其生术。吾亲以没矣,从物何为?’遂不应。”唐.李贤注:“《列仙传》曰:‘方回,尧时隐人也。尧聘之,练食云母,
源见“赵氏孤儿”。谓义士舍生忘死,救人急难。《歧路灯》八二回:“你又不是赵氏孤儿,为甚的叫王中在楼上唱了一出子‘程婴保孤’?”
霹雳,疾雷声。用来形容才思敏捷,决断迅速的人。出自唐裴琰之的事迹。裴琰之,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唐高宗永徽年间曾任同州司户参军。刺史李崇义见他年轻,遂有轻视之心,故意把州中积年旧案数百件交给他来处
见“模棱两可”。
见“远水不救近火”。《老残游记》:“我家里虽有银子,只是派人去,至少也得三天,~!”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咫》(卷一):“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传说吴刚学仙中犯了过错,被罚在月中砍伐桂树,树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钟书曰:“蜚(注:同“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范蠡劝文钟离开越王勾践,用狡兔死而猎狗被烹
《太平御览》卷五九七引《魏书》谓:陈琳为袁绍写檄文一篇,辱骂曹操的祖父及父亲。袁绍败,陈琳归附曹操,曹问陈:“君昔为本初檄书,但罪孤而已,何乃上及父祖乎?”陈琳说:“矢在弦上,不得不发。”比喻迫于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