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因人热

不因人热

东观汉记.梁鸿传》:“(鸿)常独坐止,不与人同食。比舍先炊已,呼鸿及热釜炊。鸿曰:‘童子鸿,不因人热者也!’灭灶更燃火。”明.何良俊《世说新语补》卷一《德行》亦载此事。

汉时人梁鸿孤高固执,平时不愿苟求于人,即使锅灶里的一点余热,也不愿意随便沾一点便宜。只有弄灭了灶火,自己再去升起来。后常用“不因人热”比喻性格孤傲乖僻,不愿依赖旁人。

唐.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潘岳本自闲,梁鸿不因热”。(《骆宾王集》卷二)


述宾 因,依,就。不就别人的热锅,有独立性,不依赖他人。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上:“大丈夫~。”△褒义。多用于人独立方面。


【典源】《东观汉记·梁鸿》:“梁鸿少孤,以童幼诣太学受业,治 《礼》、《诗》、《春秋》,常独坐止,不与人同食。比舍先炊已,呼鸿及热釜炊。鸿曰‘童子鸿不因人热者也。’灭灶更燃火。”【今译】 后汉梁鸿字伯鸾,少年时曾往太学学习,攻读《礼》、《诗》、《春秋》,经常独自坐,不与别人同饮食。有邻舍童生先做好饭,招呼梁鸿趁热灶去做饭。梁鸿说:“我不是沾别人光的人。”将灶火灭掉另点火做饭。

【释义】 后以此典表示不求助、依赖他人。

【典形】 不因人热、耻炊同舍釜、梁鸿不因热。

【示例】

〔不因人热〕 清·陈大章《次韵姜西溟秋日杂感》:“伯鸾本不因人热,中散从知与世疏。”

〔耻炊同舍釜〕 清·江闿《哭外舅吴兴公先生》:“乏食耻炊同舍釜,罢官熟寄草堂赀。”

〔梁鸿不因热〕 唐·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潘岳本自闲,梁鸿不因热。”


【词语不因人热】  成语:不因人热汉语词典:不因人热

猜你喜欢

  • 潘安秋兴

    晋潘岳《〈秋兴赋〉序》:“摄官承乏,猥厕朝列,夙兴晏寝,匪遑底宁。譬犹池鱼笼鸟,有江湖山薮之思。于是染翰操纸,慨然而赋。于时秋也,故以‘秋兴’名篇。”后以“潘安秋兴”喻指赏秋的兴致和咏秋的才情。唐李端

  • 狮子吼

    《涅盘经》:“佛说偈言:狮子一吼众兽伏,金刚一杵群峰碎,修罗无数一轮降,世间黑暗一日破。”又见《维摩经.佛国品》略同。佛家的偈(jì梵语偈佗的简称)言:狮子降伏众兽,只需一吼。后以“狮子吼”比喻勇猛威

  • 朱家

    《史记.游侠列传》:“鲁朱家者,与高祖同时。鲁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侠闻。所藏活豪士以百数,其余庸人不可胜言……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既阴脱季布将军之阸,及布尊贵,终身不见也。自关以东,莫不延颈愿交焉。

  • 侯印不闻封李广

    同“李广难封”。唐温庭筠《伤温德彝》诗:“侯印不闻封李广,他人丘垄似天山。”

  • 绿野墅

    同“绿野堂”。明姚夔《赠司马黄门父还会稽》诗:“婆娑白社朋,徘徊绿野墅。”

  • 一饮一啄

    《庄子.养生主》:“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成玄英疏:“饮啄自在,放旷逍遥,岂欲入樊笼而求服养?譬养生之人萧然嘉遁,唯适情于林籁,岂企羡于荣华?”谓鸟类饮食随心。后亦泛指人的饮食。《景

  • 真敖假孟

    源见“优孟衣冠”。谓真假难辨。宋程珌《沁园春.读史记有感》词:“算汨罗醒处,元来醉里,真敖假孟,毕竟难封。”

  • 不卖卢龙

    《三国志.魏书.田畴传》:田畴字子泰,右北平无终人。曹操北征乌丸,田畴以司空户曹掾随军,建议偷越卢龙口出击并亲为向导,有功,封亭侯,不受,曰:“岂可卖卢龙之塞,以易赏禄哉?”三国魏.田畴跟随曹操北征乌

  • 驱盐车

    源见“骥伏盐车”。比喻贤才屈居贱役。清顾炎武《丈夫》诗:“矫首望太行,努力驱盐车。”【词语驱盐车】   汉语大词典:驱盐车

  • 胜似公荣

    源见“刘公荣”。借指上客。宋刘克庄《贺新郎》词:“山鸟山花皆上客,又何须、胜似公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