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华阳隐居

华阳隐居

也作“贞白先生”、“陶贞白”。陶弘景(456-536年)字通明。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秦淮河以南)人。幼有异操。十岁,得葛洪《神仙传》,日夜研读,便有养生之志。一度为齐诸王侍读,后隐居句(gōu勾)曲山(即茅山,在江苏省西南部)学道术。自号华阳隐居。向东阳孙游岳学习符图经法。遍历名山,寻求仙药,每遇涧石,必坐卧其间吟咏徘徊留连忘返。齐永元初年,又筑三层楼,弘景处其上层,弟子居其中层,宾客至其下层,与世隔绝,只有一家僮得侍身旁。入梁,高祖萧衍遇之甚厚,书问不断,过从甚密。天监四年(505年)移居积金东涧。大同二年(536年)卒。享年八十五岁,诏赠中散大夫谥(shì试,封建时代人死后根据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的称号)曰“贞白先生”。后世诗文常用以咏隐士,或表示求仙访道的意向。

【出典】:

梁书》卷51《处士·陶弘景传》742-743页:“(景)年十岁,得葛洪《神仙传》,昼夜研寻,便有养生之志。……于是止于句容之句曲山。……乃中山立馆,自号华阳隐居。始从东阳孙游岳受符图经法。遍历名山,寻访仙药。每经涧谷,必坐卧其间,吟咏盘桓,不能已已。……永元初,更筑三层楼,弘景处其上,弟子居其中,宾客至其下,与物遂绝,唯一家僮得侍其旁。……大同二年,卒,时年八十五。颜色不变,屈申如恒。诏赠中散大夫,谥曰‘贞白先生……”

【例句】:

唐·高适《送虞城刘明府谒魏郡苗太守》:“今日逢明圣,吾为陶隐居。” 唐·戴叔伦《新年第二夜答处上人宿玉芝观见寄》:“可爱剡溪僧,独寻陶景舍。” 唐·储嗣宗《和茅山高拾遗忆山中杂题五首·巢鹤》:“若逢茅氏传消息,贞白先生不久归。” 唐·李群玉《送房处士闲游》:“采药陶贞白,寻山许远游。”


猜你喜欢

  • 分茅胙土

    同“分茅列土”。明刘若愚《酌中志.忧危竑议后纪》:“数公皆人杰,无不望分茅胙土如姚广孝,岂止富贵终其身而已乎!”见“分茅裂土”。《水浒后传》23回:“要甚~! 要甚荫子封妻!不如餐霞吸露,养汞调铅,才

  • 悲路岐

    源见“杨朱泣歧路”。感伤人生道路多歧艰险,出路难寻。岐,通“歧”。明屠隆《綵毫记.团圆受诏》:“叹流离,悲路岐,日落天寒野旷时,孤灯山鬼吹。”【词语悲路岐】   汉语大词典:悲路岐

  • 钧曲

    同“钧天广乐”。《海录碎事.帝王》引王禹玉《御宴》诗:“夜又更传仙鹤语,为延钧曲与民娱。”【词语钧曲】   汉语大词典:钧曲

  • 盖酱

    同“覆酱瓿”。唐颜真卿《文殊帖》:“近作一《文殊师利菩萨碑》,但欲发扬主上圣意,盖不近文律耳。今奉呈,充盖酱之用,可乎?”【词语盖酱】   汉语大词典:盖酱

  • 雾隐

    源见“南山雾豹”。喻退藏避害或隐居避世。唐薛能《孔雀》诗:“曾处嶂中真雾隐,每过庭下似春来。”宋杨万里《寄题曾子与竞秀亭》诗:“竞秀主人文似豹,不应雾隐万峰边。”【词语雾隐】   汉语大词典:雾隐

  •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画老虎只能画出它的皮毛而不能画出它的骨头;看人也只能看他的外表而不能看到他的内心。 表示人心难测。语出元.孟汉卿《魔合罗》一折:“你知道我是什么人,便好道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明.高则诚

  • 校书

    源见“女校书”。妓女的雅称。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财神庙》:“每至九月,自十五日起,开庙三日。祈祷相属,而梨园子弟与青楼校书等为尤多。”【词语校书】   汉语大词典:校书

  • 伯鸾歌

    同“伯鸾吟”。金元好问《出都》诗:“汉宫曾动伯鸾歌,事去英雄可奈何!”

  • 陆凯贵盛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孙皓问丞相陆凯曰:‘卿一宗在朝有几人?’陆曰:‘二相、五侯、将军十余人。’皓曰:‘盛哉!’陆曰:‘君贤臣忠,国之盛也。父慈子孝,家之盛也。今政荒民弊,覆亡是惧,臣何

  • 狱吏尊

    《史记.周勃世家》:“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廷尉下其事长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勃以千金与狱吏,狱吏乃书牍背示之,曰‘以公主为证’……文帝既见绛侯狱词,乃谢曰:‘吏方验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