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名动金瓯

名动金瓯

金瓯,盛酒器,又指国土。泛指人物的名声很大,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出自唐玄宗事迹。唐玄宗(685-762年)即李隆基,唐睿宗第三子,712-756年在位,又称唐明皇。他在位的初期励精图治,任用姚崇、宋璟等人为相,大力革除武周后期弊政,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使社会繁荣安定,史称“开元之治”。但后期却逐渐怠于政事,纵情享乐,并好大喜功,不断对周边民族发动战争,最后导致了“安史之乱”,被迫逃往四川。后太子李亨即帝位,他被尊为太上皇。史载,他每次命相都要先书其名。一日,他写了崔琳的名字,并用金瓯将其覆盖。正巧太子入见,他便对太子说:这下边盖着的是宰相的名字,你猜一下是谁,如果猜中了,我便赐你酒。太子说:是崔琳、卢从愿吧?后人遂将此事称为“名动金瓯”或“名覆金瓯”。

【出典】:

新唐书》卷109《崔义玄附孙崔琳传》4098页:“初,玄宗每命相,皆先书其名,一日书琳等名,覆以金瓯,会太子入,帝谓曰:‘此宰相名,若自意之,谁乎?即中,且赐酒。’太子曰:‘非崔琳、卢从愿乎?’帝曰:‘然’。赐太子酒。”

【例句】:

宋·辛弃疾《水调歌头·庆韩南涧尚书七十》词:“快上星辰去,名姓动金瓯。” 宋·石孝友《望海潮》:“更德标银管,名覆金瓯。共看朝天路隐,归拜富民侯。”


猜你喜欢

  • 白马公孙

    《史记.平原君列传》:“公孙龙善为坚白之辩。”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引汉.刘向《别录》:“公孙龙及其徒綦毋子之属,论‘白马非马’之辩,以问邹子。”《公孙龙子.迹府》:“公孙龙,六国时辩士也。疾名实

  • 赵后仙

    汉.伶玄《赵飞燕外传》:“中流歌酣,风大起,后顺风扬音,无方长噏细嫋,与相属,后裙髀,曰:‘顾我!顾我!’后扬袖,曰:‘仙乎!仙乎!去故而就新,宁忘怀乎!’帝曰:‘无方为我持后。’无方拾吹持后履,久之

  • 渺人琴

    同“哭人琴”。明张煌言《吊沈五梅中丞》诗:“香台咫尺渺人琴,万里寒潮送夕阴。”

  • 狗鼠不食汝余

    同“狗猪不食其余”。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魏武帝崩,文帝悉取武帝宫人自侍。及帝病困,卞后出看疾。太后入户,见值侍并是昔日所爱幸者。太后问:‘何时来邪?’云:‘正伏魄时过。’因不复前而叹曰

  • 桑中

    《诗.鄘风.桑中》:“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朱熹集传:“桑中、上宫、淇上,又沬乡之中小地名也……卫俗淫乱,世族在位,相窃妻妾。故此人自言将采唐于沬,而与其所思之

  • 叹丝木

    唐.崔令钦《教坊记》:“至戏日,上(玄宗)亲加策励曰:‘好好作,莫辱没三郎。’”郑嵎《津阳门》诗自注:“内中皆以上为三郎。”《全唐诗》卷一明皇帝《傀儡吟》:“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

  • 泥龟

    源见“曳尾泥涂”。比喻自由自在的隐居者。唐钱起《巨鱼纵大壑》诗:“倾危嗟幕燕,隐晦诮泥龟。”【词语泥龟】   汉语大词典:泥龟

  • 七窍

    22 ① 指眼、耳、口、鼻七孔。窍:孔。《庄子.应帝王》:“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词语七窍】   汉语大词典:七窍

  • 亡羊歧路

    源见“歧路亡羊”。比喻事理复杂多变,难以找到正确方向,易入歧途。柳亚子《读史》诗之二:“大错无端铸六州,亡羊歧路误清流。”【词语亡羊歧路】  成语:亡羊歧路

  • 颂棠

    同“甘棠咏”。宋林逋《寄上金陵马右丞》诗之二:“集贤庭畔依依柳,无限行人比颂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