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咳唾成珠

咳唾成珠

庄子.秋水》:“夔谓蚿曰(夔,是古代神话传说中东海流波山上的一足兽。蚿,是一种百足之虫):‘吾以一足,趻踔而行(趻踔,音chěnchuō,进退不定跳躍前进),予无如矣。今子之使万足,独奈何?’蚿曰:‘不然,子不见夫唾者乎?喷则大者如珠,小者如雾,杂而下者不可胜数也。今予动吾天机,而不知其所以然。’”

夔从人情出发,认为自己有一条腿腾躍而行就足够了,它问蚿非要长那么多的足,又怎么样呢?意思是讥其多余。蛟以天成自然作答,说我生的足多是天生自然,就像咳唾的时候喷出的唾沫星,大的如珠,小的如雾,散杂而下,出于自然一样,至于说为什么,那就不好追究了。“咳唾成珠”原是形容唾沫星之大者,后因以比喻文字优美,或比喻言谈议论的高明精当。

晋书.夏侯湛传》:“咳唾成珠玉,挥袂出风云。”明.李贽《初潭集.师友五》:“王景文在太学,与九江王阮齐名,阮尝曰:‘听景文谈,如读郦道元《水经》,各川支渠,贯串周匝,无有间断,咳唾皆成珠玑。”


兼语 咳嗽溅出的唾沫都化成了珍珠,比喻言辞极为精确,也比喻文辞极为优美。语本《庄子·秋水》:“子不见夫唾者乎? 喷则大者为珠,小者为雾。”宋·梅尧臣《读毛秘校新诗》:“前字五长篇,大须倾几曲,岂特元和间,~玉。”△褒义。用于赞扬人物的言谈表达方面的精美。也作“欬唾成珠”、“咳珠唾玉”。


【词语咳唾成珠】  成语:咳唾成珠汉语词典:咳唾成珠

猜你喜欢

  • 眼如岩电

    同“眼如电”。宋陆游《稽山农》诗:“眼如岩电不看人,腹似鸱夷惟贮酒。”【典源】《世说新语·容止》:“裴令公目王安丰,眼烂烂如岩下电。”《艺文类聚》卷十七引《竹林七贤论》曰:“王戎眸子洞彻,视日而眼明不

  • 八百里炙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汰侈》:“王君夫(恺)有牛,名八百里驳,常莹其蹄角。王武子(济)语君夫:‘我射不如卿,今指赌卿牛,以千万对之。’君夫既恃手快,且谓骏物无有杀理,便相然可,令武子先射。武子一起

  • 山呼一万岁

    同“山呼万岁”。唐卢纶《皇帝感词》诗:“山呼一万岁,直入九重城。”

  • 渴贤

    《孔丛子.公仪》:“君若饥渴待贤,纳用其谋,虽蔬食水饮,伋亦愿在下风。”后以“渴贤”谓迫切地慕求贤才。唐杜甫《赠崔十三评事公辅》诗:“入幕诸彦集,渴贤高选宜。”【词语渴贤】   汉语大词典:渴贤

  • 盎盂相敲

    《聊斋志异.青蛙神》:“且盎盂相敲,皆臣所为,无所涉于父母。”盎盂是古时候的两种盛器,盎口小而肚大,盂敝口。后以盎盂相敲比喻家中发生争吵、口角。亦作“盎盂相击。”《儿女英雄传》三一回:“只就他夫妻三个

  • 北窗高卧

    晋陶潜《与子俨等疏》:“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后以“北窗高卧”表示悠闲自适。宋辛弃疾《水龙吟》词:“问北窗高卧,东篱自醉,应别有,归来

  • 封豕长蛇,荐食上国

    封豕:大猪。荐:数。上国:春秋时称中原各诸侯国为上国。 像大猪和长蛇,一再吞食上国。 比喻邻国贪婪,侵略成性。语出《左传.定公四年》:“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杜预注:“荐,数也。言吴贪害如蛇

  • 滕王风

    源见“风送滕王阁”。喻时至运来。明瞿式耜《再次方密之见投原韵》:“一壑几时容稳卧,滕王风便或非辽。”

  • 甘谷

    水名,水味甘美,饮之令人益寿。《抱朴子.内篇.仙药》:“南阳郦县山中有甘谷水,谷水所以甘者,谷上左右皆生甘菊,菊花堕其中,历世弥久,故水味为变。其临此谷中居民,皆不穿井,悉食甘谷水。食者无不老寿:高者

  • 秦王鞭石

    源见“驱石驾沧津”。指传说中神助秦始皇在东海上架设石桥。常用以咏桥或咏造桥。明 孙柚《琴心记.誓志题桥》:“相公,你对此桥呵,秦王鞭石奇功立就,勿淹留鹊河填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