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墓前自誓

墓前自誓

源见“羲之誓墓”。谓决心弃官归隐。宋陆游《示儿子》诗:“墓前自誓宁非隘,泽畔行吟未免狂。”


【典源】《世说新语·仇隟(xi)》:“王右军素轻蓝田”条注引南朝宋·何法盛《晋中兴书》 曰:“ (王) 述既显授,又检校会稽郡,求其得失,主者疲于课对。羲之耻慨,遂称疾去郡,墓前自誓不复仕。朝廷以其誓苦,不复征也。”《晋书·王羲之传》:“ (王) 述后检察会稽郡,辩其刑政,主者疲于简对。羲之深耻之。遂称病去郡,于父母墓前自誓曰:‘……自今之后,敢谕此心,贪冒苟进,是有无尊之心而不子也。子而不子,天地所不覆载名教所不得容。信誓之诚,有如皦 (jiao) 日!’”

【今译】 晋代王羲之与王述彼此有嫌隙,后来王述任高官,去检察王羲之任郡守的会稽郡时,故意刁难挑剔。王羲之觉得耻辱,于是称病辞官,去父母墓前发誓说:“从今以后,敢于违背此心,再去贪求官位,就不是您们的儿子。让天地不覆载我,名教不容我。谨以诚心立誓,有如白日!”朝廷从此不再征召他。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

【释义】 后以此典指决心不再出仕为官。

【典形】 墓前自誓、誓墓羲之、右军誓墓。

【示例】

〔墓前自誓〕 宋·陆游《示儿子》:“墓前自誓宁非隘,泽畔行吟未免狂。”

〔誓墓羲之〕 元·赵文《塞翁吟》:“便万里金台筑就,已长分采药庞公,誓墓羲之。”

〔右军誓墓〕 清·丘逢甲《送朱古微学使》:“右军誓墓心谁白,永叔归田鬓未斑。”


猜你喜欢

  • 滕廛

    《孟子.滕文公上》:“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后因以“滕廛”指仁里,乐土。宋刘辰翁《水龙吟.和清江李侯士弘来寿》词:“安得滕廛,移将近

  • 鲋处辙

    源见“涸辙之鲋”。喻处于困境、绝境。元吴莱《浦阳旧有明月泉》诗:“傥非蟹投碕,几类鲋处辙。”

  • 杯中影

    源见“杯弓蛇影”。喻指疾病。明李东阳《次韵体斋病起见寄二首》之二:“疑蛇已辨杯中影,病鹤长怀海上心。”

  • 民者冥也

    冥:蒙昧。一作“暝”。 民这个词是愚昧的意思。 此为儒家轻视人民的唯心观点。语出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名号篇》:“民者,暝也。”《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郑玄注:“民者冥也。”《晋书.刑法

  • 诺金

    源见“一诺千金”。谓信实的允诺。唐黄滔《与罗隐郎中书》:“故表丈遗文,盛叙古人之重存殁,爰捧诺金,感涕之诚,实刻肌骨。”【词语诺金】   汉语大词典:诺金

  • 蟠木材

    同“蟠木”。唐钱起《山中春仲寄汝上王恒颍川沈冲》诗:“隐者守恬泊,春山日深净。谁知蟠木材,得性无人境。”

  • 老成炼达

    同“老成练达”。太平天国洪秀全《设赍奏官诏》:“朕今添封殿前正副赍奏官二员,职同天将,专理进本事务,令表们选举老成炼达元臣保封。”见“老成练达”。蔡东藩《后汉演义》4回:“适值天下大雨,全军皆混,有几

  • 髀肉复生

    又为“髀肉之叹”。由于生活安逸,大腿上赘肉复出。用来表示自叹生活安逸,思图有所作为。刘备(事迹见前“冢中枯骨”条)投奔荆州后,一连几年无争战,生活平平静静。一次他到刘表那儿,中间去厕所,看到大腿上长出

  • 乌轮

    源见“三足乌”。指日轮,太阳。宋苏轼《辨道歌》:“乌轮即晚蟾影斜,吾时俱睹超云霞。”元许谦《春城晚步》诗:“红楼鼓歇乌轮堕,浅水横舟弄渔火。”【词语乌轮】   汉语大词典:乌轮

  • 亡鈇窃鈇

    《列子.说符》:“人有亡鈇(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鈇也;颜色,窃鈇也;言语,窃鈇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鈇也。俄而抇(音gǔ,又音jué,本作搰,是掘的意思)其谷而得其鈇。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