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大未必佳

大未必佳

南朝.宋.刘义庆撰《世说新语.言语》:“孔文举(孔融)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李膺)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指通禀接见)。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孔子字),与君先人伯阳(指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一代接一代)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东汉孔融少年时非常聪敏,回答陈韪的话含而不露,言外之意是“你现在大了也未必佳。”十岁的顽童竟使一位太中大夫官,一时大受窘迫。

“大未必佳”,用指长大了或大的东西未必好。“小时了了”,用以表示幼小时聪明。


猜你喜欢

  • 潘岳髩

    同“潘郎鬓”。《觚賸续编.樾泉近体》引清何巩道诗:“渐老忽惊潘岳髩,多愁空抱马卿琴。”【词语潘岳髩】   汉语大词典:潘岳髩

  • 临池学书

    《晋书.卫瓘传》附卫恒“四体书势”:“汉兴而有草书……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甚巧。凡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汉张芝临池练书法,时日既久,洗笔把一池水都染黑了,可见功力之深。后因称学

  • 万户侯

    汉朝食邑万户的侯爵。后来泛指极高的爵禄。《史记.李将军列传》:“文帝谓广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唐代李白《与韩荆州书》:“生不愿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词语万户

  • 红泪客

    源见“玉壶盛泪”。指伤心流泪的女郎。唐李贺《蜀国弦》诗:“谁家红泪客,不忍过瞿塘。”

  • 三日绕梁

    源见“馀音绕梁”。形容歌声优美,令人难以忘怀。清袁枚《续诗品三十二首.结响》:“箫来天霜,琴生海波。三日绕梁,我思韩娥。”偏正 歌声绕梁三天。唐·张鷟《游仙窟》:“片时则梁上尘飞,雅韵铿锵,卒尔则天边

  • 声名狼藉

    又作“声名扫地”。声名:名声。狼藉:杂乱不堪。指名誉很坏。尹壮图(?-1808年),字楚珍,昆明人。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进士。授礼部主事(以文牍为主)。累升至内阁学士。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

  • 易水

    源见“燕市悲歌”。借指饯行送别之地。明何景明《易水行》:“寒风夕吹易水波,渐离击筑荆轲歌。”亦借指荆轲。清吴伟业《又咏古》之五:“古来有烈士,轵里与易水。”【词语易水】   汉语大词典:易水

  • 青眄

    同“青眼”。清蒲松龄《代毕刺史祭新城王十二太翁文》:“豚犬不才,谬承青眄,联秦 晋于宫詹。”

  • 刘伶贤妻

    同“刘伶妇”。宋辛弃疾《定风波.大醉自诸葛亭归窗间有题字戒饮者醉中戏作》词:“起向绿窗高处看,题遍,刘伶元自有贤妻。”

  • 民具尔瞻

    具:通“俱”。瞻:瞧着。 人人都看着你。 表示地位显赫,为众人所仰望。语出《诗.小雅.节南山》:“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唐.苏颋《授唐休璟太子少师制》:“师保之寄,人具尔瞻(按:“人”当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