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妖由人兴

妖由人兴

左传.庄公十四年》:“初,内蛇与外蛇斗于郑南门中,内蛇死。六年而厉公入。公闻之,公问於申繻曰:‘犹有妖乎?’对曰:‘人之所忌,其气燄以取之,妖由人兴也。人无衅焉,妖不自作,人弃常,则妖兴,故有妖。’”

郑国南门有外蛇和内蛇相斗,结果内蛇斗败而死。六年后,郑厉公入郑为国君。鲁庄公问申繻说:“现在妖异的事情还会不会有呢?”回答说:“人对妖怪有所畏忌,是因为人不能胜其气燄,故说有妖。可见妖怪是由人所引起的。如果人失常态,而生衅隙,妖怪便会兴而作祟。”后以“妖由人兴”比喻祸是自己引起的。

清.蒋士铨《驱巫》:“前闻太守召巫召己魂,鼓乐送巫归庙门。吁嗟乎!‘妖由人兴’胡不闻?”


主谓 妖邪事件都是因人的行为违背常规而发生的。形容人行事不正,怪异便会随之而生。语出《左传·庄公十四年》:“人之所忌,其气焰以取之,妖由人兴也。人无衅焉? 妖不自作,人弃常则妖兴,故有妖。”隋·王度《古镜记》:“前后令至,皆祠谒此树,不则殃福立即也。度以为~,淫祠宜绝。”※兴,不读作xìng。△多用于人事方面。


【词语妖由人兴】  成语:妖由人兴汉语词典:妖由人兴

猜你喜欢

  • 缠腰骑鹤

    源见“骑鹤上扬州”。形容既富贵又成仙。清黄遵宪《游箱根》诗:“缠腰更骑鹤,辟俗还食肉。”

  • 中途而废

    参见:中道而废见“中道而废”。斯仁《李莲英》:“张之洞心里嘀咕,皇帝继位以来,他实在也没有管多少事,也没有干过几件大件,只是有过一次维新,还~。”【词语中途而废】  成语:中途而废

  • 多岐路

    同“多歧”。《儒林外史》一回:“人生南北多岐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

  • 武陵滩

    同“桃花源”。唐汪遵《东海》诗:“同作危时避秦客,此行何似武陵滩?”【词语武陵滩】   汉语大词典:武陵滩

  • 移风易俗

    泛指转移风气,改变习俗。古代,墨家认为圣明君主都对乐持批判态度;而儒家对此则加以颂扬,而这是错误的。对此,作为儒家的荀子以为不然,他说,乐,是圣人高兴作的事情,同时可以使民心向善,感人肺腑,能够起到转

  • 酌霞

    同“酌流霞”。唐孟浩然《与王昌龄宴王道士房》诗:“酌霞复对此,宛似入蓬壶。”【词语酌霞】   汉语大词典:酌霞

  •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忮( ㄓˋ zhì ):嫉妒。求:贪求。臧:善,好。 不忌刻,不贪婪,为什么会不好?语出《诗.邶风.雄雉》:“不忮不求,何用不臧?”《论语.子罕》:“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

  • 如瓜大枣

    同“如瓜枣”。宋刘辰翁《洞仙歌.寿仲甫》词:“也曾海上,啖如瓜大枣。”

  • 鱼目

    源见“鳏鱼”。诗文中多以“鱼目”用为无偶独宿或不娶之典。清金农《短睡十韵》:“长袖善舞更擅曲,行云行雨迷阳台……斯须拱揖遽别去,依旧独眠鱼目开。”源见“鱼目混珠”。喻指伪劣之物。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

  • 请灰钉

    《三国志.魏书.王凌传》“凌至项,饮药死”裴松之注引《魏略》:“凌自知罪重,试索棺钉,以观太傅意(注:太傅,指司马懿),太傅给之。凌行到项,夜呼掾属与决曰:‘行年八十,身名并灭邪!’遂自杀。”三国魏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