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宵衣旰食

宵衣旰食

宵:夜;旰(gān干):晚上。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入夜才吃饭。亦作“奸食宵衣”。比喻勤于政事。出自唐文宗之语。唐文宗的事迹参见“义愤填膺”条。他在位之初,曾颁了一道试贤良策,其中讲到自己任用贤良,警惕小人,“宵衣旰食”,希望能远追三皇五帝的轨迹,把祖宗留下来的基业发扬光大。

【出典】:

旧唐书》卷190下《文苑下·刘蕡传》5064页:“朕顾惟昧道,祇荷丕构,奉若谟训,不敢怠荒。任贤惕厉,宵衣旰食,讵追三五之遐轨,庶绍祖宗之鸿绪。”

【例句】:

唐·白居易《杭州刺史谢上表》:“旋属方隅不宁,朝廷多事,当陛下旰食宵衣之日,是微臣输肝写胆之时。” 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刑法志》:“伏以皇帝陛下,德合上玄,运膺下武,旰食宵衣而轸念,好生恶杀以推仁,几措典刑,固无冤枉。” 明·陈汝元《金莲记·射策》:“奋乾纲旰食宵衣,持国柄敬天慰庙。” 清·徐元文等《明史·王直传》:“陛下宵衣旰食,徵天下兵,与群臣兆姓同心僇力,期灭此朝食,以雪不共戴天之耻。”


并列 宵,夜;旰,晚。天未明就穿衣起床,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劳政事。语本南朝陈·徐陵《陈文帝哀册文》:“勤民听政,旰食宵衣。”《旧唐书·刘蕡传》:“若夫任贤惕厉,~,宜黜左右之纤佞,进股肱之大臣。”△褒义。常用作臣下对君主的谀辞。→废寝忘餐 宵旰勤食 废寝忘食宵旰焦劳 ↔饱食终日 无所用心 养尊处优 游手好闲。也作“宵旰勤劳”。


“宵衣旰 ( ɡàn) 食”指天未亮就穿衣起床、天很晚才吃饭。这是一个文语,旧时用以称颂、阿谀帝王勤于政事之意。

“宵”、“旰”何义呢?

“宵”,夜。《说文·宀 ( miǎn) 部》: “宵,夜也。”段注: “《释言》、《毛传》皆曰 ‘宵,夜也。’”常语 “通宵达旦”,“宵”即夜。

“旰”,晚。《说文·日部》: “旰,晚也。…… 《春秋传》曰:‘日旰君劳。’”段注: “昭十二年 《左氏传》文。今本劳作勤。”

宵衣旰食”亦作 “旰食宵衣”。南朝·陈·徐陵 《陈文帝哀册文》: “勤民听政,旰食宵衣。”

今人民公仆勤于政事者,亦可谓之 “宵衣旰食”; 而一生勤劳者,亦可以此语相称。


【词语宵衣旰食】  成语:宵衣旰食汉语词典:宵衣旰食

猜你喜欢

  • 向平婚嫁

    源见“向平之愿”。指抚养子女长大完婚成人。《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但愿向平婚嫁早,安然无事度馀年。”

  • 太丘道广

    同“太丘道”。柳亚子《燕子龛遗诗序》:“君谓亚子 太丘道广,将谓举世尽贤者。”主谓 太丘,东汉陈寔,曾为太丘长。道广,交游甚广。交游广泛。语出《后汉书·许劭传》:“邵尝到颍川,多长者之游,唯不候陈寔…

  • 无乃不可乎

    无乃:岂不是。 恐怕不行吧。 以委婉的语气表示反对。语出《管子.封禅》:“今凤凰麒麟不来,嘉谷不生,而蓬蒿藜莠茂,鸱枭数至,而欲封禅,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七年》:“君以礼与信属诸侯,而以奸终

  • 见兔顾犬

    同“目兔顾犬”。梁启超《我政府之对俄政策》:“夫见兔顾犬,或未为晚,今能议及,岂不犹愈于已。”连动 看到了野兔就回头唤狗围捕。比喻事急当前能及时谋划对策。语本《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 忘年契

    同“忘年交”。唐李商隐《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分以忘年契,情犹锡类敦。”

  • 咸阳兄弟

    指汉代咸阳的茅盈与其弟茅固、茅衷。传说茅兄弟三人在句曲山修道成仙。人称三茅君。句曲山,因此又叫三茅山或茅山。梁代陶弘景也曾隐居此山。【出典】:《梁书》卷51《处士·陶弘景传》742页:“(弘景)于是止

  • 眉寿

    源见“介眉寿”。高寿。《清史稿.世宗纪》:“旌广东 兴宁县老民幸登运年一百二岁,其子五人,各七八十岁,一门眉寿,加赐上用缎一匹。”【词语眉寿】   汉语大词典:眉寿

  • 三星约

    源见“三星在天”。指对婚期的约定。《天雨花》十回:“今天就订三星约,三更小姐到园亭。”【词语三星约】   汉语大词典:三星约

  • 舞兽

    源见“百兽率舞”。用以歌颂君王圣明。宋欧阳修《群玉殿赐宴》诗:“惟能同舞兽,闻乐识和声。”【词语舞兽】   汉语大词典:舞兽

  • 把薪助火

    比喻增加对方的力量或是助长事态的发展。《三国演义》第六十二回:“刘备自从入川……其意甚是不善。今求军马钱粮,切不可与。如若相助,是把薪助火也。”又有【泼油救火】。《三国演义》第七十四回:“况其亲兄庞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