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度日如岁

度日如岁

过一天如过一年。形容日子难过。也作“度日如年”。出自五代张希崇之事迹。张希崇(888-939年)字德峰,幽州蓟县(今天津蓟县)人。唐哀帝天祐年间投燕帅刘守光,升至裨将。后唐庄宗时仍为边将,后被契丹元帅安巴坚俘虏,为其府中判官,后迁卢龙军行军司马,继改蕃汉都提举使。他一心南归,便召集汉人士兵中的精干者,说道:“我身陷此地,虏食胡服,活着见不到亲人,死了也不能埋到家乡。南望山川,度日如岁。难道你们不想家吗?”于是率领这些士兵用计击灭契丹守军,南归后唐。唐明宗授他为汝州防御使,又迁任灵州留后、邠(bīn宾)州节度使。

【出典】:

旧五代史》卷88《晋书十四·张希崇传》1148页:“乃召汉人部曲之翘(qiào俏)楚者,谓曰:‘我陷身此地,饮酪被毛,生不见其所亲,死为穷荒之鬼,南望山川,度日如岁,尔辈得无思乡者乎!’”

【例句】:

明·李吕祺《剪灯余话·贾云华还魂记》:“生家居苫块,度日如年,追念旧欢,遽(jù句)成陈迹。” 明·无名氏《十探子》2折:“岂不闻囹圄(líng yǔ凌雨)之苦,度日如岁。”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陈云栖》:“道其寄栖鹤观师叔王道成所,朝夕厄苦,度日如岁。”


见“度日如年”。宋·周邦彦《霜叶飞》词:“迢递望极关山,波穿千里,~难到。”


【词语度日如岁】  成语:度日如岁汉语词典:度日如岁

猜你喜欢

  • 相敬如宾

    原作“相待如宾”,原指夫妻间相互尊敬,后也泛指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晋文公末年,晋大夫胥臣出使途中路过冀地,看到冀缺锄草,他的妻子给他送饭,很恭敬,相待如宾。胥臣和他一起回来并向晋文公推荐了冀缺。他说

  • 梦华

    源见“华胥梦”。喻指美妙之境。元张翥《清明游包家山》诗之一:“辇路迷游躅,宫词入梦华。”清余怀《〈板桥杂记〉序》:“南部烟花,宛然在目,见者靡不艳之。然未及百年,美人黄土矣。回首梦华,可胜慨哉!”【词

  • 苜蓿盘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闽中进士》:“薛令之……累迁左庶子(庶子,官名,为太子的侍从官,南北朝称中庶子,唐以后始分左右,主太子官属中的左右春坊)。时开元东宫官僚清淡,令之以诗自悼(悼,伤感),复纪于公署

  • 银河犯斗槎

    源见“乘槎”。指登天遨游的仙舟。亦借指远行的舟楫。宋杨万里《走笔送赵正则司户来访觐亲庭》诗:“却来书满参乡好,径泛银河犯斗槎。”

  • 周公惧流言

    《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南朝宋.裴驷《史记集解》:“孔安国曰:‘放言于国,以诬周公,以惑成王也。’”

  • 耳闻目染

    同“耳濡目染”。孙犁《〈从维熙小说选〉序》:“老伴是一个文盲,她之所以能‘青年作家’云云,不过是因为与我朝夕相处,耳闻目染的结果。”从维熙《北国草》第一章五:“由于他小时候在巴黎耳闻目染的结果,爱情比

  • 溪壑无厌

    《南齐书.谢眺传》:“自尔升擢,超越伦伍,而溪壑无厌,著于触事。”溪壑:山里的河流深谷。无厌:贪欲太大。指人的贪欲太大。后因以“溪壑无厌”为人的贪欲太大,难于满足之典故。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契丹

  • 资深

    《孟子.离娄下》:“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原谓蓄积深厚,后引申以谓阅历丰富,资格老。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九:“但

  • 冬日与夏日

    《左传.文公七年》:“狄(古代对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通称)侵我西鄙(我,当指鲁),公(文公)使告于晋。赵宣子(晋赵盾死后谥宣子)使因贾季(晋中军帅)问酆舒(酆舒当是狄相),且让之(责其侵鲁)。酆舒问于贾

  • 潘岳愁丝

    源见“潘安白发”。喻愁多发白。唐李廷璧《愁诗》:“到来难遣去难留,著骨粘心万事休。潘岳愁丝生鬓里,婕妤悲色上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