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慈母投杼

慈母投杼

源见“曾参杀人”。谓谣言惑人。《宋书.乐志三》:“三夫成市虎,慈母投杼趋。”


猜你喜欢

  • 性犹杞柳

    战国时告子论性,谓性无善恶之别,如杞柳一样,全由后天培养。《孟子.告子上》:“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杞柳:树木名,可作杯盘。桮:同“杯’。杯棬( ㄑㄩㄢ

  • 便便五经腹

    同“便便腹”。清赵翼《偶有遗忘问之稚存辄录示原委》诗:“邂逅洪景卢,便便五经腹。”

  • 乌裘敝

    源见“季子貂敝”。指落魄失意。唐李白《赠从兄襄阳少府皓》诗:“归来无产业,生事如转蓬。一朝乌裘敝,百镒黄金空。弹剑徒激昂,出门悲路穷。”

  • 博闻强识

    识:记忆。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三国志.魏书.文帝纪》:“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魏书.常爽传》:“笃志好学,博闻强识,明习纬候,五经百

  • 天雨金

    《太平御览》卷八一一“珍宝部十”引《述异记》:“先儒说,禹时天下雨金三日。古诗曰:‘安得天雨金,使金贱如土。’周成王时,咸阳雨金。今咸阳有雨金原。秦二世元年,宫中雨金,既而化为石。汉惠帝二年,宫中雨黄

  • 秋毫之末

    秋季时,兽类新长的细毛的尖端,喻极为微细的东西,《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朱熹集注:“秋毫之末,毛至秋而末锐,小而难见也。”舆薪:一车柴草。偏正 秋天动物新换的绒毛的末端,

  • 木心石腹

    同“木人石心”。宋 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五:“〔英华〕一日谓辉远曰:‘君索居于此,妾欲侍巾栉可乎?而君介然,不蒙顾盼,亦木心石腹之人也!’”见“木石心肠”。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5:“(英华)一日谓

  • 坟典

    先秦古书中有“三坟”、“五典”(早已失传),因此用“坟典”指古书籍。《南史.丘巨源传》:“少好学,居贫,屋漏,恐湿坟典,乃舒被覆书,书获全而被大湿。”【词语坟典】   汉语大词典:坟典

  • 生知

    源见“生知安行”。谓不待学而知之。晋葛洪《抱朴子.勖学》:“人理之旷,道德之远,阴阳之变,鬼神之情,缅邈玄奥,诚难生知。”【词语生知】   汉语大词典:生知

  • 王章疾

    源见“牛衣对泣”。形容寒士贫居困厄的凄凉之态。宋陆游《初寒病中有感》诗:“牛衣未起王章疾,马磨何伤许靖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