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斩蛇

斩蛇

史记.高祖本纪》:“高祖被酒(被,加;被酒,犹中酒),夜径(从小路行走,为求疾速)泽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愿还。’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击斩蛇,蛇遂分为两(这里是说把蛇斩为两段),径开。行数里,醉,因卧。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人问何哭,妪曰:‘人杀吾子,故哭之。’人曰:‘妪子何为见杀?’妪曰:‘吾子,白帝(古代神话中五天帝之一,指西方之神。)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人乃以妪为不诚,欲告之(《汉书.高帝纪》作“苦”,意欲困苦辱之),妪因忽不见。后人至,高祖觉。后人告高祖,高祖乃心独喜,自负。诸从者日益畏之。”此事又见晋崔豹《古今注》卷上。

汉朝时候,盛行五德(即五行)相生相克、循环往复之说,认为以此可以决定天下兴亡得失。当时人认为,汉灭秦是以火德(德行)而王,火主南方(五行谓南方是丙丁火),又是赤色,故称刘邦是赤帝之子,刘汉为炎刘。这样就把刘邦的起事加以神化了。因而产生出“拔剑斩蛇”的神话故事。

后以“斩蛇”为刘汉起事得天下的象征,常加以吟咏传说。

唐.胡曾有一首《大泽》诗,是专为歌咏刘邦“斩蛇”故事的,其诗写道:“白蛇初断路人通,汉祖龙泉血染红。不是咸阳将瓦解,素灵那哭月明中。”又唐薛逢《重送徐州李从事商隐》诗:“斩蛇泽畔人烟晓,戏马台前树影疏。”张九龄《奉和圣制次成皋先圣擒建德之所》诗:“地识斩蛇处,河临饮马间。”


【词语斩蛇】   汉语词典:斩蛇

猜你喜欢

  • 口如簧

    同“巧言如簧”。元揭傒斯《病中初度》诗:“粪除心似戟,便嬖口如簧。”

  • 汉南柳

    源见“桓公柳”。喻时光流逝,年华易失。元 赵孟?《次韵周公谨见赠》:“却笑桓公言,凄然汉南柳。”

  • 楚累

    同“湘累”。宋陈与义《晚步湖边》诗:“楚累经行地,处处余《离骚》。”【词语楚累】   汉语大词典:楚累

  • 铸金思范蠡

    源见“黄金铸范蠡”。指追怀隐遁的功臣。唐窦常《奉贺太保岐公承恩致政》诗:“不学铸金思范蠡,乞言犹许上丹墀。”

  • 河章

    源见“孝女寻尸”。指歌颂孝女之歌。宋苏轼《端午帖子词.太皇太后阁》之五:“忠臣谅节今千岁,孝女孤风满四方。不复巫阳占郢梦,空馀仲御扣《河章》。”【词语河章】   汉语大词典:河章

  • 北溟鱼

    源见“鲲鹏展翅”。比喻有壮志雄心的人。元鲜于枢《华鲸引》:“昔闻北溟鱼,化作天池鹏。”【词语北溟鱼】   汉语大词典:北溟鱼

  • 易牙

    晋.葛洪《神仙传》卷五《泰山父老》:“汉武帝东巡狩,见老翁锄于道旁,头上白光高数尺,怪而问之。老人状如五十许人,面有童子之色,肌肤光华,不与俗同。帝问:‘有何道术?’对曰:‘臣年八十五时,衰老垂死,头

  • 西邻责言

    《左传.僖公十五年》:“初,晋献公筮(用蓍草卜筮事情的吉凶祸福)嫁伯姬于秦,遇“归妹”䷵之“睽”䷥(归妹,《周易》卦名,它属于兑下震上,用八卦符号䷵表示,☱是兑,☳是震,兑在下震在上。归妹卦是关于女子

  • 山河百二

    源见“百二山河”。喻指大好河山。宋王清惠《满江红.题驿壁》词:“千古恨,凭谁说?对山河百二,泪沾襟血。”亦形容山河地势险要。金张中孚《蓦山溪》词:“山河百二,自古关中好。”【词语山河百二】  成语:山

  • 接耳交头

    见“交头接耳”。文康《侠女奇缘·下》:“那此服侍的人,无不一个个~。”【词语接耳交头】  成语:接耳交头汉语大词典:接耳交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