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杨柳如张绪

杨柳如张绪

源见“张绪风流”。形容柳姿风流可爱。宋辛弃疾《鹧鸪天.席上再用韵》词:“最怜杨柳如张绪,却笑莲花似六郎。”


【典源】 《太平御览》 卷九五七引《齐书》曰:“刘俊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武帝植于太昌灵和殿前,尝玩嗟曰:‘此杨柳风流可爱,似张绪当时。’见赏如此。”《南史·张绪传》:“ (张) 绪吐纳风流,听者皆忘饥疲,见者肃然如在宗庙。虽终日与居,莫能测焉 刘俊之为益州,献蜀柳数株,枝条甚长,状若丝缕。时旧宫芳林苑始成,武帝以植于太昌灵和殿前,常赏玩咨嗟,曰:‘此杨柳风流可爱,似张绪当年时。’其见赏爱如此。”

【今译】 南朝齐张绪言谈风雅俊逸,使听的人常常忘了饥饿困倦,见的人不觉肃然起敬。益州刺史刘俊之进献杨柳数株, 枝条非常长, 像丝缕一样。 当时刚建成芳林苑,齐武帝将杨柳种在太昌灵和殿前,经常观赏赞叹,说:“这杨柳风流可爱,如同当年的张绪。”说明张绪受其赏识之深。

【释义】 后以此典称颂人潇洒俊逸;或借指杨柳。

【典形】 当年张绪、风流似张绪、少年张绪、蜀柳、杨柳如张绪、张绪风流、张绪柳、张绪少年、张绪忆当年、张绪门前柳、风柳张绪、张绪如今老。

【示例】

〔当年张绪〕 清·黄遵宪《岁暮怀人诗》之三十:“不知今日灵和柳,犹似当年张绪无?”

〔风流似张绪〕 元·赵文《瑞鹤仙·刘氏园柳》:“绿杨深似雨,西湖上,旧日愁丝恨缕。风流似张绪。”

〔少年张绪〕 宋·张炎《祝英台近·重过西湖书所见》:“那知杨柳风流,柳犹如此,更休道,少年张绪。”

〔蜀柳〕宋·杨亿《禁中庭树》:“岁寒徒自许,蜀柳笑孤贞。”

〔杨柳如张绪〕 宋·辛弃疾 《鹧鸪天·席上再用韵》:“最怜杨柳如张绪,却笑莲花似六郎。”

〔张绪风流〕 清·唐孙华《张蒿园斋观离薋园图》:“王维亭馆今余几,张绪风流又一时。”

〔张绪柳〕 宋·陆游《小园竹间得梅一枝》:“梦魂不接庄周蝶,心事肯付张绪柳。”

〔张绪少年〕 明 · 汤显祖 《紫钗记》:“风情似柳,有如张绪少年。”

〔张绪忆当年〕 清· 王摅《柳》:“不堪张绪忆当年,如线如丝渐可怜。”


猜你喜欢

  • 有脚阳春

    五代后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下.有脚阳春》:“宋璟爱民恤物,朝野归美,时人咸谓璟为‘有脚阳春’,言所至之处,如阳春煦物也。”后因用为比喻施行德政的地方官吏之典。宋.李昴英《文溪词.摸鱼儿.送王子文知

  • 康成婢

    同“郑玄家婢”。清李渔《意中缘.会真》:“乌鸦怎入凤凰巢,便做个康成婢也福难消。”

  • 党同妒异

    犹党同伐异。唐 张说《府君墓志铭》:“君以律有违经背礼,著《妨难》十九篇,书奏,帝下有司而删定之;官党同妒异,竟寝其议。”见“党同伐异”。【词语党同妒异】  成语:党同妒异汉语大词典:党同妒异

  • 三年怀袖字犹新

    源见“三岁字”。形容对友人来信的珍视。清钱谦益《感秋》诗之二:“肠断都门送别人,三年怀袖字犹新。”

  • 黄公酒肆

    同“黄公酒垆”。宋苏轼《次韵章子厚飞英留题》:“黄公酒肆如重过,杳杳白蘋天盖头。”【词语黄公酒肆】   汉语大词典:黄公酒肆

  • 刻烛

    同“刻烛吟”。清钱谦益《雨中仲雪招饮海棠下》诗:“剪剪风轻还刻烛,蒙蒙雨重更凭阑。”【词语刻烛】   汉语大词典:刻烛

  • 中酒

    指酒酣。《汉书.樊哙传》:“项羽既飨军士,中酒。”颜师古注:“张晏曰:‘酒酣也。’师古曰:‘饮酒之中也,不醉不醒,故谓之中。’”后多以称醉酒或病酒。唐代杜牧《郑瑾协律》诗:“自说江湖不归事,阻风中酒过

  • 舍人折弓

    《淮南子.汜论训》:“郑子阳(注:郑国国君,一说是丞相)刚毅而好罚,其于罚也,执而无赦。舍人(注:家臣)有折弓者,畏罪而恐诛,则因狾狗(注:狾,音zhì,狾狗:疯狗)之惊,以杀子阳。”郑子阳为人暴虐,

  • 荐鹗人

    源见“荐鹗”。指推荐贤士的有识之人。金曹之谦《送王仲通》诗:“古来燕 赵多豪杰,定有飞书荐鹗人。”

  • 术不可不慎

    术:技艺。 选择谋生的技艺不可不慎重。 戒人要慎于就业。语出《孟子.公孙丑上》:“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巫匠亦然。故术不可不慎也。”宋.刘攽《中山诗话》:“柳欲见晋公无由,会公蹴毬后园,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