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柴桑主

柴桑主

南史.陶潜传》载:潜在彭泽令任上,曾派一佣工助其子耕于柴桑,诒书曰:“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后因以“柴桑主”指善待佣工的陶潜。明屠隆《綵毫记.庐山受枉》:“叹佣奴自卖朱家鲁,少小蒙恩遇,绝鞭笞、人子相看,不减柴桑主。”


【词语柴桑主】   汉语词典:柴桑主

猜你喜欢

  • 毛遂自荐

    指毛遂自己推荐自己,可以跟随平原君赵胜到楚国(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求救,并定盟约。后以此典比喻自我推荐,担当重任。毛遂,战国时赵国(都邯郸,今河北邯郸)人,平原君赵胜门下食客。赵孝成王九年(前257

  • 舍身饲虎

    《贤愚经.摩诃萨埵以身施虎品》又《金光明最胜王经》十“舍身品”都载有这个以身饲虎的故事:相传,古印度一个国王摩诃罗陁的幼子摩诃萨埵(埵,音duǒ)在山林中见到七只初生的幼虎围着一只瘦弱的母虎,母虎正为

  • 耳提

    源见“耳提面命”。谓恳切教导。清曾国藩《台州墓表》:“国藩愚陋,自八岁侍府君于家塾,晨夕讲授,指画耳提,不达则再诏之。”【词语耳提】   汉语大词典:耳提

  • 仄目

    即“侧目”。斜着眼睛看,不敢正视,形容一种畏惧的情态。《汉书.息夫躬传》:“躬既亲近,数进见言事,论议亡所避。众畏其口,见之仄目。”颜师古注:“仄,古侧字也。”【词语仄目】   汉语大词典:仄目

  • 虀臼

    源见“绝妙好辞”。原为捣碎蒜、姜等辛辣食物的器具。因其受辛,“受辛”合为“辤”字,是“辞”的异体,故“虀臼”借为美好文辞的隐语。宋辛弃疾《沁园春.城中诸公载酒入山遂破戒一醉再用韵》词:“更高阳入谒,都

  • 拱木

    源见“墓木已拱”。婉指人逝已久。南朝 梁江淹《恨赋》:“试望平原,蔓草萦骨,拱木敛魂。”唐白居易《六十六》诗:“交游成拱木,婢仆见曾孙。”【词语拱木】   汉语大词典:拱木

  • 变古易常

    《韩非子.南面》:“不知治者,必曰:‘无变古,毋易常。’”后以“变古易常”,谓改变传统与风习。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必仁且知》:“《春秋》之法,上变古易常,应是而有天灾者,谓幸国。”并列 更改传统的法制

  • 贾生脆促

    《史记.贾生列传》:“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居数年,怀王骑,坠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汉初才士贾谊,怀才不遇,忧国忧民,落拓飘零,常常悲伤哭泣,致中年

  • 蒙庄化蝶

    同“蒙庄梦蝶”。钱厚贻《不寐》诗:“蜀帝啼鹃空有泪,蒙庄化蝶岂无情。”

  • 干父

    同“干父之蛊”。宋苏辙《次韵子瞻特来高安相别》:“迟年最长二十六,已能干父穷愁里。”【词语干父】   汉语大词典:干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