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求田问舍

求田问舍

意为买田置屋,只知为个人生活打算,没有远大志向。陈登(事迹见“元龙高卧”条)在许汜拜访时,对他很不礼貌,不和他谈话,让他睡下床,自己睡高床。刘备对许汜说:“你有国士之名,如今天下大乱,帝王流离失所,人人希望你能忧国忘家,有救世之志,而你却只知买田置屋,没有可取的言论,这是陈登所憎恶的,怎能会和你交谈呢?如果你是小人,他会睡在百尺高的楼上,让你睡在地上,哪里仅是上下床之间呢?”

【出典】:

三国志·魏书·陈登传》卷7第229页:“备曰:‘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

【例句】:

宋·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8卷:“如今这些贪人,拥着娇妻美妾,求田问舍,损人肥己,搬斤播两,何等肚肠!”


并列 求买田地,购置房舍。指只求一己之安乐,而忘济世之大志。语出《三国志·魏书·陈登传》:“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宋·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怕应羞见,刘郎才气。”△贬义。用来形容胸无大志的人。↔济世安民 毁家纾难。也作“问舍求田”。


【典源】 《三国志·魏书·陈登传》:“陈登者,字元龙,在广陵有威名。……后许汜与刘备并在荆州牧刘表坐,表与备共论天下人,汜曰:‘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备问汜:‘君言豪,宁有事邪?’汜曰:‘昔遭乱过下邳,见元龙。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备曰:‘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 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

【今译】 三国时陈登 (字元龙) 很有威名。后来许汜与刘备同在荆州牧刘表处做客,三人谈论天下人士,许汜说:“陈元龙是江湖上人,还有粗豪之气。”刘备问他:“你说他粗豪,有什么事实吗?”许汜说:“我过去避乱过下邳,见到陈元龙。元龙一点待客之意没有,不与我说话,晚上自己睡大床,让客人睡下床。”刘备说:“你有国士的名声,现在天下大乱,皇帝失位,你本应该忧国忘家,出来挽救时势。可你却四处打听,只想置买田舍,言论没有一点可采纳之处,这正是元龙所厌恶的,怎么会与你谈话呢? 要是我,准备自己睡在百尺高楼上,让你睡在地上,岂止上下床之间呢?”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无大志,只顾家业田产; 也用以指置田归隐。

【典形】 乱世求田、求舍问田、求田、求田问舍、问舍、问舍求田、问田、问田舍、笑求田、元龙不求田、求田计。

【示例】

〔乱世求田〕 明·高启《客舍寒食次周著作》:“乱世求田虽自笑,少年当路竟谁攀?”

〔求舍问田〕 宋·陈师道《答颜生见寄》:“求舍问田真得计,临流据石有余清。”

〔求田〕 宋·王安石《平甫如通州寄之》:“平世自无忧国士,求田应不忤陈登。”

〔求田问舍〕 宋·辛弃疾 《水龙吟》:“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问舍〕 南朝梁·高爽《往晋陵联句》:“问舍且求田,音乱无可择。”

〔问舍求田〕 清·黄鷟来《岁暮杂感》之四:“雄谈扪虱人偏远,问舍求田道亦穷。”

〔问田〕 清·唐孙华《次韵答王随庵》:“巧输司马难从宦,才避元龙合问田。”

〔笑求田〕 宋·曾巩《赠张伯常之郢见过》:“志大肯悲同抱璞,识高宁许笑求田。”


【词语求田问舍】  成语:求田问舍汉语词典:求田问舍

猜你喜欢

  • 相忍为国

    《左传.昭公元年》:“曾夭御季孙以劳之,旦及日中,不出。曾夭谓曾阜旦:“旦及日中,吾知罪矣。鲁以相忍为国也,忍其外,不忍其内,焉用之?’”忍:容忍、让步。后因以“相忍为国”作为为了国家的利益而克制、忍

  • 走马观花

    同“走马看花”。多比喻匆忙粗略地了解事物。《儿女英雄传》二三回:“列公听这部书也不过逢场作戏,看这部书也不过走马观花。”见“走马看花”。邓贤《中国知青梦》:“请问中央调查团,你们将怎样调查知青的情况,

  • 苍狗白云

    同“白衣苍狗”。《儿女英雄传》三八回:“春花秋月消磨尽,苍狗白云变态中,游丝万丈飘无定。”见“白衣苍狗”。【词语苍狗白云】  成语:苍狗白云汉语大词典:苍狗白云

  • 京丘

    见“京观”条。【词语京丘】   汉语大词典:京丘

  • 崧生岳降

    《诗.大雅。崧高》:“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崧:山高大的样子。甫、申:周代诸侯国名,这里是指两国的君主甫侯及申伯。此诗赞美申伯,并连及甫侯,说他们是禀天地灵气而生的。后人因用“崧生

  • 贫不学俭,富不学奢

    贫穷的人不学节俭也会节俭,富有的人不学奢侈也会奢侈。 表示环境、习惯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语出唐.马总《意林》卷五引《任子》:“谚云:‘富不学奢而奢,贫不学俭而俭’。人情皆然,唯圣人能节之。”唐.马

  • 倾筐之岁

    《诗经.召南.摽有梅》:“摽有梅,顷筐塈(xi概的借字,取也)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小序云:“摽(piǎo,坠落)有梅,男女及时也。”《诗经.召南.摽有梅》是写女子希望求婚的男子及时而来,以梅子坠

  • 当阳

    《左传.文公四年》:“昔诸侯朝正于王,王宴乐之,于是乎赋《湛露》,则天子当阳,诸侯用命也。”杜预注:“言露见日而干,犹诸侯禀天子命而行。”孔颖达疏:“阳,谓日也。言天子当日,诸侯当露也。”因以“当阳”

  • 河阳新鬓

    同“河阳衰鬓”。宋贺铸《南柯子.别恨》词:“有恨花空委,无情水自流。河阳新鬓尽禁秋。萧散楚云巫雨、此生休。”

  • 朱汗

    同“赤汗”。北周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于是选朱汗之马,校黄金之埒。”唐杜甫《秦州杂诗》之三:“马骄朱汗落,胡舞白题斜。”【词语朱汗】   汉语大词典:朱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