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虚报美好的,不隐瞒丑恶的。 表示记事符合实际。语出《汉书.司马迁传赞》:“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宋.张咏《益州重修公署记》:“稽事理,合化元,不虚美,不隐恶,文成笔端,动即
《三国志.魏书.任城威王彰传》:“任城威王彰,字子交。少善射御,膂力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二十三年,代郡鸟丸反,以彰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时鲜卑大人轲比能将数万骑观望强弱,见彰力战,所向皆破
见闻广博,记忆力强。《孔丛子.嘉言》:“〔孔仲尼〕躬履谦让,洽闻强记。”明 杨慎《祭用贞弟文》:“仕优而学,退食自公,洽闻强记,贵异贱同。”见“博闻强志”。【词语洽闻强记】 成语:洽闻强记汉语大词典
君子持节清直,始终不变,有如金玉之刚坚。《宋史.傅尧愈传》:“元祐四年,拜中书侍郎。卒,年六十八。哲宗与太皇太后哭临之。太皇太后语辅臣曰:‘傅侍郎清直一节,始终不变,金玉君子也。方倚以相,遽至是乎。’
胶(jiāo交):用胶粘住物件。柱:瑟上用来拧转丝弦的短轴。瑟(sè色):古代弦乐器,象琴。 此典指蔺相如对赵孝成王说:赵括死读兵书,不会灵活运用。如瑟上的柱被用胶水粘住,不能拧转丝弦,不能调动,只能
源见“乘龙出鼎湖”。喻指亲附皇帝。唐温庭筠《题李卫公诗》之二:“三年骥尾有人附,一日龙髯无路攀。”
同“陶令秫”。元丁复《题稚川山水》诗:“陶公秫熟五十亩,往往为酒愁无钱。”
用这样的军队来作战,谁能抵挡它。 常用作炫耀武力之辞。语出《左传.僖公四年》:“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梁书.元帝纪》:“世祖驰檄告四方曰:‘夫骑则逐日追风,弓则吟猿
源见“辽东鹤”。指丁令威学道成仙,化鹤归故里。元袁桷《过扬州忆昔》诗之一:“令威化鹤千年返,列子御风旬日游。”
见“自暴自弃”。李劼人《死水微澜》:“好的存心君国,暂时自污,机运一至,便能自拔来归,还可借以窥见夷情。而多数则~,连祖先都不要了……无所不为。”【词语自甘暴弃】 成语:自甘暴弃汉语大词典:自甘暴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