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滕公佳城

滕公佳城

西京杂记》卷四:“滕公(指汉太仆夏侯婴)驾至东都门,马鸣,跼不肯前,以足跑地久之。滕公使士卒掘马所跑地,入三尺所,得石椁。滕公以烛照之,有铭焉。乃以水洗写其文,文字皆古异,左右莫能知。以问叔孙通,通曰:‘科斗书也,以今文写之,曰:佳城郁郁,三千年见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滕公曰:‘嗟乎天也,吾死其即安此乎!’死遂葬焉。”晋张华博物志》卷七有类似记载,不同之处是说:“汉 滕公薨,求葬东都门外。公卿送丧,驷马不行。”后以“滕公佳城”泛指墓地。清钱泳履园丛话.书学总论》:“文清笑侍讲为灶下老婢,侍讲亦笑文清为滕公佳城。”


【典源】 晋·葛洪《西京杂记》 卷四:“滕公驾至东都门,马鸣,跼不肯前,以足跑 (pao) 地久之。滕公使士卒掘马所跑之地,入三尺,得石椁。滕公以烛照之,有铭焉。乃以水洗写其文,文字皆古异。左右莫能知,以问叔孙通。通曰:‘科斗书也,以今文写之,曰“佳城郁郁,三千年见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滕公曰:‘嗟乎,天也! 吾死其即安此乎!’死遂葬焉。”晋·张华《博物志》卷七:“汉滕公薨,求葬东都门外,公卿送葬,驷马不行,踣地悲鸣。跑蹄下地,得石有铭,曰:‘佳城郁郁,三千年见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遂葬之。”唐·李冗《独异志》亦载。

【今译】 汉代夏侯婴初为滕令,故号滕公。一次他乘车外出,走到东都门时,马嘶鸣不肯前进,并不停用蹄刨地。滕公感到奇怪,命令士卒掘马所刨之地,挖到三尺深时,发现一石椁。滕公举火烛照看,发现椁中有铭,于是用水洗净,把上面的铭文抄录下来,铭文字体很古怪,滕公身边的人谁也不认识,去问叔孙通,叔孙通说:“这是古代的蝌蚪文,用今文写出,就是:‘佳城郁郁,三千年才见天日。呜呼,滕公在此长眠。’”滕公听后感叹道:“呜呼,天啊! 我死后就安葬在这里吗?”死后果然葬于此处。

【释义】 后以此典称墓地。

【典形】 闭滕公、佳城郁郁、滕城、滕公长住、夏婴之陇、铭石函、驷马悲鸣。

【示例】

〔闭滕公〕 宋·王安石《贾魏公挽词》:“华屋几人思谢傅,佳城今日闭滕公。”

〔佳城郁郁〕 北周·庾信《思旧铭》:“朝阳落凤,大野伤麟。佳城郁郁,流寓于秦。”

〔滕城〕 唐·杨炯《大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坟开白日,终留恨于滕城。”

〔滕公长住〕 唐·骆宾王《对策文三道》:“至夫滕公长住,佳城开白日之征,洪崖不归,曾丘控紫云之盖。”

〔夏婴之陇〕 北周·庾信《周柱国长孙俭神道碑》:“夏婴之陇,乔玄之墓,马见千年,车迥三步。”


【词语滕公佳城】  成语:滕公佳城汉语词典:滕公佳城

猜你喜欢

  • 以屈求伸

    意谓为了进取必须退让。尺蠖(一种爬行小虫,行进时先收缩身体而后前进)将身体弯曲收缩,是为了下一步的伸张;龙蛇冬眠,是为了保全生命。【出典】:《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龙蛇之蛰,以存身

  • 炊黍

    同“炊粱梦”。宋陆游《与高安刘丞游大愚》诗:“泉扃一埋玉,世事几炊黍?”

  • 干羽

    源见“舜舞干戚”。指文德教化。宋张孝祥《六州歌头》词:“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词语干羽】   汉语大词典:干羽

  • 黻藻

    源见“黼藻”。指写出华美的辞藻或文字。明 孙柚《琴心记.给管求文》:“管城子即日抒词,楮先生行当黻藻。”【词语黻藻】   汉语大词典:黻藻

  • 桓伊邀笛

    源见“桓伊三弄”。形容人行为放达、不拘俗礼。清叶舒崇《金陵有感》诗:“桓伊邀笛人谁在,谢傅围棋墅尚留。”

  • 蛮触纷挐

    同“蛮触交争”。纷挐,混战。宋范成大《蛮触》诗:“蛮 触纷挐室未虚,心知惩忿欠工夫。”

  • 洛书

    源见“河图洛书”。儒家关于《尚书.洪范》“九畴”创作过程的传说。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原道》:“若乃河图孕乎八卦,洛书韫乎《九畴》,玉版金镂之实,丹文绿牒之华,谁其尸之,亦神理而已。”【词语洛书】 

  • 玉关人老

    《东观汉记.班超传》:“超自以久在绝域,年老思土。上疏曰:‘臣常恐年衰,奄忽僵仆,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班超戍西域三十一年,封定远侯。后因以“玉关人老”借指久戍思归之情。宋张孝祥《与杨抑

  • 巧诈不如拙诚

    机巧诈伪不如笨拙诚实。语出《韩非子.说林上》:“故曰:巧诈不如拙诚。乐羊以有功见疑,秦西巴以有罪益信。”《资治通鉴.魏纪.明帝太和六年》:“《傅子》曰:‘巧诈不如拙诚,信矣。”主谓 巧伪奸诈不如笨拙而

  • 瞻依

    《诗.小雅.小弁》:“靡瞻匪父,靡依匪母。”郑玄笺:“此言人无不瞻仰其父取法则者,无不依恃其母以长大者。”因以“瞻依”表示对尊长的敬意。宋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然天下之无贤不肖,且犹为涕泣而歔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