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鳞素”。《敦煌曲子词.破阵子》:“月断妆楼相忆苦,鱼雁山川鳞迹疏,和愁封去书。”【词语鳞迹】 汉语大词典:鳞迹
源见“妾换马”。指人倜傥风流。宋姜夔《玲珑四犯》词:“扬州柳,垂官路,有轻盈换马,端正窥户。”
同“属垣有耳”。《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宰相又于便殿论之,后属耳于屏风后。”【词语属耳】 汉语大词典:属耳
比喻事机外泄。《左传.桓公十五年》:“祭( ㄓㄞˋ zhài 债)仲专。郑伯患之,使其婿雍纠杀之。将享诸郊,雍姬知之。谓其母曰:‘父与夫孰亲?’其母曰:‘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遂告祭仲曰
源见“金声玉振”。形容帝王仁德之音。《晋书.景帝纪》:“夫圣王重始,正本敬初,古人所慎也。明当大会,万众瞻穆穆之容,公卿听玉振之音。”亦比喻文辞声调铿锵或谓著述继美前贤。晋潘岳《夏侯常侍诔》:“英英夫
同“买山”。唐陆畅《送独孤秀才下第归太白山》诗:“须寻最近碧霄处,拟倩和云买一峰。”
源见“五桂联芳”。誉称五代时燕山 渔阳人窦禹钧五子相继登科。泛指登科及第之人。金元好问《王敦夫祥止庵》诗:“情知不羡燕山桂,一树灵椿岁八千。”
《庄子.逍遥游》:“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后用为形容寿命短暂或孤陋寡闻、少见多怪之典。蟪蛄,夏生秋死的寒蝉。宋王安石《即事》诗之六:“蜉蝣蔽
同“湘灵鼓瑟”。宋滕宗谅《临江仙》词:“帝子有灵能鼓瑟,凄然依旧伤情。”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八《摩揭陁国上》:“金刚座上菩提树者,即毕钵罗之树也。昔佛在世,高数百尺,屡经残伐,犹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等正觉,因谓之菩提树焉。茎干黄白,枝叶青翠,冬夏不凋,光鲜无双。”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