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簸之扬之,糠秕在前

簸之扬之,糠秕在前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王文度、范荣期俱为简文所要,范年大而位小,王年小而位大,将前,更相推在前,既移久,王遂在范后。王因谓曰:‘簸之扬之,糠秕在前。’范曰:‘洮之汰之,沙砾在后。’”本为调侃之词,谓位卑而居前列。后亦用之谦词,谓无才而居前。《〈二刻拍案惊奇〉原序》:“亦曰:‘簸之扬之,糠秕在前’云尔。”


【词语簸之扬之,糠秕在前】  成语:簸之扬之,糠秕在前汉语词典:簸之扬之,糠秕在前

猜你喜欢

  • 枕干之仇

    源见“不共戴天”。指极深之仇。宋无名氏《儒林公议》卷上:“弼与韩琦协议:制以三年为率,不得复有干请,久任者悉奏更之。由是阉宦大噪,恶弼如枕干之仇矣。”

  • 韩公卖药

    同“韩康卖药”。南朝 梁江淹《杂体诗.左记室思咏史》:“韩公沦卖药,梅生隐市门。”

  • 尹叟

    源见“紫气东来”。指周函谷关的关令尹喜。借指仰慕有道高士的人。唐唐彦谦《游阳明洞呈王理得诸君》诗:“堪怜尹叟非关吏,犹向江南逐老聃。”

  • 终身让路,不枉百步

    比喻谦让的人终究会得到好处。《新唐书.朱敬则传》:“敬则兄仁轨,字德容,隐居养亲,尝诲子弟曰:‘终身让路,不枉百步;终身让畔,不失一段。’”【词语终身让路,不枉百步】  成语:终身让路,不枉百步

  • 绣衣持节

    源见“绣衣持斧”。指皇帝特派的官员出使外国。宋刘一止《望明河.赠路侍郎使高丽》词:“万里勤劳,也等是壮年,绣衣持节。”

  •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木:树木。长( ㄓㄤˇ zhǎng ):生长。浚( ㄐㄩㄣˋ jùn ):深挖。 要使树木生长得好,就一定要加固它的根本;要使河水流得长远,就一定要深挖它的源头。 比喻做任何事都必须抓住根本,

  • 依斟流彘

    《史记.夏本纪》:“帝相崩,子帝少康立。”张守节正义引《帝王世纪》云:“帝相徙于商丘,依同姓诸侯斟寻。”《国语.周语上》:“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

  • 蒋家二仲

    源见“蒋生径”。原指蒋诩二友羊仲、求仲,借指高洁的隐士。元 杨维祯《乙酉四月二日与蒋桂轩伯仲诸友同泛震泽大小雷望洞庭之峰》诗:“蒋家二仲素奇士,更有登高羊叔子。”

  • 迎使君车

    源见“竹马交迎”。称誉贤明的地方官吏受到百姓拥戴。明高启《送海昌守李使君》诗:“彼遮使君马,此迎使君车。”

  • 杞国忧

    同“杞人忧天”。唐刘禹锡《敬宗皇帝挽歌》之二:“欲遂东人幸,宁虞杞国忧?”唐薛能《西县途中二十韵》:“杞国忧寻悟,临邛渴自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