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纳污藏疾

纳污藏疾

左传.宣公十五年》载:楚欲伐宋,宋“告急于晋,晋侯欲救之。伯宗曰:‘不可……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君其待之。’乃止。”杜预注:“晋侯耻不救宋,故伯宗为说小恶不损大德之喻。”后因以“纳污藏疾”比喻包容小的罪过、过失。形容宽宏大度。《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长孙无忌等请诛志冲。上手诏:‘五岳凌霄,四海互地,纳污藏疾,无损高深。’”


并列 比喻对错误、罪过等采取包容的态度。语本《左传·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五岳陵霄,四海亘地,~,无损高深。”△用于形容包容错失、罪过。


【词语纳污藏疾】  成语:纳污藏疾汉语词典:纳污藏疾

猜你喜欢

  • 食薇

    源见“采薇”。借指隐居。北周庾信《拟咏怀》之二一:“避谗犹采葛,忘情遂食薇。”

  • 沧洲

    三国 魏阮籍《为郑冲劝晋王笺》:“临沧洲而谢支伯,登箕山以揖许由。”后因以“沧洲”称隐者的居所。唐杜甫《曲江对酒》诗:“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唐岑参《宿岐州北郭严给事别业》诗:“君虽在青琐

  • 钓鳌手

    同“钓鳌客”。元关汉卿《陈母教子》二折:“二哥哥枉展污了你那折桂攀蟾的钓鳌手。”元无名氏《九世同居》二折:“吾心已休,甘心退守,老却当年钓鳌手。”【词语钓鳌手】   汉语大词典:钓鳌手

  • 问奇侯芭

    源见“载酒问奇字”。指受业的学子。清 黄立世《粉蝶儿.自述》套曲:“写怀抱,寄耳目,排风雅,走龙蛇。二三稚子,问奇侯芭。”

  • 扣角干名

    同“叩角干齐”。干名,求官。前蜀韦庄《东游远归》诗:“扣角干名计已疏,剑歌休恨食无鱼。”

  • 荆钗布袄

    同“荆钗布裙”。元 汪元亨《沉醉东风.归田》曲:“妻从俭荆钗布袄,子甘贫陋巷箪瓢。”见“荆钗布裙”。元·汪元亨《朝天子·归田》曲:“妻从俭~,子甘贫陋巷箪瓢。”【词语荆钗布袄】  成语:荆钗布袄

  • 南户窥郎

    《汉书.广川惠王刘越传》:“(阳成)昭信谓(刘)去(广川惠王刘越孙)曰:‘前画工画望卿舍,望卿袒禓傅粉其傍。又数出入南户窥郎吏,疑有奸。’”汉刘去继位为广川王,他有宠姬阳成昭信谗言陷害陶望卿姬,说她不

  • 已而已而

    已:止。而:语气助词。 算了吧,算了吧。 表示不屑与人交往。语出《论语.微子》:“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三论“文人相轻”》:“魏先生却正走到无是非的结论的。他终于说:‘

  • 人心隔肚皮

    俗语。表示人心难测。语出清.随缘下士《林兰香》三八回:“索妈妈道:‘路上说话,草里有人听。向灯的也有,向火的也有。人心隔肚皮,似你这疯疯颠颠,信口开河的,不怕太岁头上动土?’”《说岳全传》四回:“虎豹

  • 龙听法

    宋代曾慥《类说》卷十九引《幕府燕闲录》:“有僧讲经山寺,常有一叟来听,问其姓氏,曰:‘某乃山下潭中龙也,幸岁旱得闲,来此听法。’僧曰:‘公能救旱乎?’曰:‘上帝封江湖,有水不得辄用。’僧曰:‘此砚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