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自以为是

自以为是

是,正确。自以为是,泛指为人主观,不谦虚。孟子在向学生万章解释孔子所深恶痛绝的乡愿时说,这种人,你要指责他又举不出他有什么过错,你要讥刺他又好象没有什么可讥刺的。这种人同流合污,平常与人相处好象忠厚老实,做起事来也好象廉洁方正,大家都喜欢他,他自己也沾沾自喜,觉得自己不错,但是与尧舜之道却是格格不入的,所以说是损害道德的大害虫。

【出典】:

孟子·尽心》下:“(孟子)曰:‘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

【例句】:

苟况《荀子·荣辱》:“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


主谓 自以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不虚心、轻狂、主观臆断。语出《孟子·尽心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刘卫华、张欣武《哈佛女孩刘亦婷》:“一位认识她的记者猜想她能演韩国夫人一定沾沾自喜,就~地写出来发表了。”△多用于描写为人方面。 →一意孤行 ↔择善而从。也作“自以为然”。


【词语自以为是】  成语:自以为是汉语词典:自以为是

猜你喜欢

  • 鹊绕南枝

    源见“乌鹊南飞”。感慨栖止不定。明杨慎《中秋夜小酌即席示二弟》诗:“月照三更,鹊绕南枝雁亦惊。”

  • 标枝野鹿

    《庄子.天地》:“至治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标枝,树梢之枝,比喻上古之世在上之君恬淡无为;野鹿,比喻在下之民放而自得。后因以“标枝野鹿”指太古时代。明陈汝元《金莲记.射策》:“草

  • 弥天子

    源见“弥天对”。指高僧。唐杨衡《宿陟岵寺云律寺院》诗:“像宇郁参差,宝林疏复密。中有弥天子,燃灯坐虚室。”【词语弥天子】   汉语大词典:弥天子

  • 三字

    源见“三字狱”。指“莫须有”三字。清赵翼《岳祠铜爵》诗:“狱冤虽已昭三字,家祭终非告两河。”【词语三字】   汉语大词典:三字

  • 越客悲

    同“越客吟”。清唐孙华《次和酬恺功院长见怀一百韵》:“幸有梁园乐,都忘越客悲。”

  • 捧臭脚

    同“捧脚”。管桦《竹》:“有的官看皇帝眼色办事,明知道皇帝错了,他却溜须拍马,捧臭脚,一个劲儿地奉承:‘万岁圣明!万岁圣明!’”【词语捧臭脚】   汉语大词典:捧臭脚

  • 雩风

    源见“沂水舞雩”。谓赏心的遂志春风。宋王奕《水调歌头.舟过桃源适逢初度和欧阳楚翁韵》词:“于是泛淮航泗,于是沿邹过鲁,千古慕雩风。造物既生我,斯道岂终穷?”

  • 蚁窠梦

    同“蚁梦”。宋陆游《衰病》诗:“仕宦螘(同“蚁”)窠梦,功名马耳风。”【词语蚁窠梦】   汉语大词典:蚁窠梦

  • 轻风侧帽

    源见“独孤侧帽”。形容风仪倜傥。宋杨亿《公子》诗:“细雨垫巾过柳市,轻风侧帽上铜鞮。”

  • 晨省

    同“晨昏定省”。唐孙逖《送李给事归徐州觐省》诗:“列位登青琐,还乡复彩衣。共言晨省日,便是昼游时。”【词语晨省】   汉语大词典:晨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