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苞苴请托

苞苴请托

又作“苞苴”、“苞苴贿赂”。苞苴(bāo jū包俱):蒲包,原意用蒲包裹送礼物,引申为贿赂。清世祖姓爱新觉罗·名福临曾说:当时官场有用蒲包裹送礼物,行贿受贿,登门托情等事。清世祖(1638-1661年),是清太宗皇太极第九子。崇德八年(1643年),福临6岁在沈阳继清帝位,次年以顺治为年号,由叔父济尔哈朗、多尔衮辅理国政。顺治元年(1644年),乘吴三桂借兵之机,多尔衮率领清军进入山海关,击败李自成起义军。同年九月,清世祖由沈阳进入山海关,定都燕京(今北京市)。他因年幼,由叔父多尔充摄政(代皇帝处理政事)专权。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死,清世祖亲政,仍用议政王大臣决策,招民垦荒,惩治贪官。顺治八年(1651年)三月,他指示:“御史(专职监察官)巡察四方各地,职责在于安定民众和考察官吏,历来所差派的御史,有用蒲包送礼、行贿受贿、登门托情等事,自身已经失去检点,还有什么理由去考察官吏?官吏不能被考察,民众怎么安定?从今以后各人应当洗净自新,务必尽力于本身职责事业,并且允许总督(地方最高长官,辖一省或二、三省,综理军民要政)、巡抚(总揽一省军事、吏治、刑狱,位略次于总督)纠察检举,都察院(中央监察机构)须考查审核上报。”

【出典】:

清史稿》卷5《世祖本纪二》124页:“谕曰:‘御史巡方,职在安民察吏。向来所差御史,苞苴请托,身已失检,何由察吏?吏不能察,民何以安?今后各宜洗濯自新,务尽职事,并许督抚纠举,都察院考核以闻。’”

【例句】: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梦狼》:“既而审结,富民果获免,役即收其苞苴,旦索谢金。” 清·宣鼎《夜雨秋灯录·刑房吏》:“客曰:‘素知翁长者,礼绝苞苴。’” 严复《原强》:“美国华盛顿立法至精,而苞苴贿赂之风,至今无由尽绝。”


猜你喜欢

  • 商老

    同“商山四皓”。唐杜甫《收京》诗之二:“羽翼怀商老,文思忆帝尧。”【词语商老】   汉语大词典:商老

  •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邻国之间可以互相看得见,鸡鸣狗吠的声音可以互相听得着。 形容古代农村社会景象。语出《老子》八0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淮南子.齐俗训》:“是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而足

  • 燕赵人

    《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燕 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后以“燕赵人”指美女或舞女歌姬。唐 司马扎《猎客》诗:“娥娥燕 赵人,珠箔闭高堂。清歌杂妙舞,临欢度曲长。”【词语燕赵人】   汉语大词典:燕

  • 黄炉

    同“黄公酒垆”。唐陈子昂《祭孙府君文》:“白马故人,青乌送往,素车永诀,黄炉谁赏?”【词语黄炉】   汉语大词典:黄炉

  • 春宵一刻值千金

    春天夜晚一刻有千金价值。 形容春光极其宝贵。语出宋.苏轼《春夜》:“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元.郑德辉《㑇梅香》一折:“岂不闻春宵一刻值千金,你休辜负了莺花三月景。”元.贾仲名《萧淑兰》三

  • 季鹰鲈鲙

    同“季鹰鱼”。宋李曾伯《沁园春.月夜自和》词:“怅江湖幸有,季鹰鲈鲙,田园忍负,晏子狐裘。”

  • 哀鸿遍野

    源见“哀鸿”。指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灾民。苏曼殊《天涯红泪记》第二章:“然而哀鸿遍野,吾又何能一一拯之?”主谓 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语本《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嗸嗸。”蔡敦祺《林则徐》

  • 听法神龙

    源见“龙听法”。形容寺中得道高僧善讲经说法,吸引众生。元张可久《折桂令.游金山寺》曲:“有听法神龙,渡水胡僧。”

  • 牙签富

    同“牙签三万轴”。宋苏轼《赠蔡茂先》诗:“邺侯久有牙签富,太史犹探禹穴新。”

  • 王粲不归秦

    同“王粲滞荆州”。唐杜甫《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接舆还入楚,王粲不归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