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只要作了坏事,终究会被人发觉。语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后多引作〔若要不知,除非莫为〕。《三国演义》五四回:“国太曰:‘若要不知,除非莫为。满城百姓,
《晋书.王羲之传》:“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有七子,知名者五人。玄之早卒。次凝之,亦工草隶,仕历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除玄之、凝之外,知名者还有王徽之、王操之、王献之。晋代书法家王
宋.沈括《梦溪笔谈.人事》:“嘉祐(北宋仁宗赵祯年号)中,士人刘几,累为国学第一人,骤为怪险之语,学者翕然效之,遂成风俗。欧阳公(修)深恶之。会公主文,决意痛惩……有一举人论曰:‘天地轧,万物茁,圣人
旧时称誉有才学的人。宋代无名氏《释常谈.八斗之才》:“文章多,谓之‘八斗之才’。谢灵运尝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唐代李商隐《可叹》诗:“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八
《列子.黄帝篇》:“(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列子》中所写的华胥国,是一个老庄思想无为而治、混沌初开的幻境,后用为梦境的代称。宋.范成大《不寐》诗:“人生原是华胥客,休向迷途更著鞭。”《警
同“书同文,车同轨”。唐白居易《为宰相请上尊号第二表》:“天人合应,书轨混同。”
《荀子.非相》:“叶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将不胜其衣然。”叶公子高身材矮小而瘦弱,好像连自己的衣服都不能承担似的。后用以形容人身体瘦弱。宋.苏轼《次韵王巩颜复同泛舟》:“沈郎消瘦不胜衣,边老便便带十围。
源见“染指”。指精美的食物。元方回《寓杭久无诗长至后偶赋怀归五首呈仁近仲实》之四:“归与儿曹煮春荠,故应有味胜鼋羹。”【词语鼋羹】 汉语大词典:鼋羹
同“拥书百城”。清黄燮清《摸鱼子.题琴斋西湖掌书图》词:“荡吟声、画桥前后,扁舟如在银汉。时艰不遂封侯志,也算拥城南面。”
巢父和许由二人的合称。相传二人均为唐尧时的隐士。尧曾欲让位于二人,皆不受。语出《汉书·王贡两龚鲍传》。西汉清名之士薛方以精通经书,行为高尚闻名于世,他曾任郡掾祭酒,王莽用安车去迎聘薛方。薛方对前来的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