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走马观花

走马观花

同“走马看花”。多比喻匆忙粗略地了解事物。《儿女英雄传》二三回:“列公听这部书也不过逢场作戏,看这部书也不过走马观花。”


见“走马看花”。邓贤《中国知青梦》:“请问中央调查团,你们将怎样调查知青的情况,是全面调查,还是~?”


解释本用以形容科举中第后得意、愉快的心情。现多用以比喻匆忙、粗浅地了解事物。

出处唐·孟郊《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从隋至清末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在这一千三百多年中,考中进士的人数并不算多,甚至不足十万。读书人往往把考中进士作为读书的目标,因为如果考中进士,就有了跻身仕途、一展抱负的可能。而且,科考的金榜公布后,朝廷要组织唱名赐第、设宴庆贺、刻碑题名等一系列盛大的活动,让考中者在这些活动中感到无比的荣耀,成为众人羡慕的对象。

孟郊是唐代著名诗人,早年贫困,屡试不第,四十六岁才考中进士,当时喜悦的心情可想而知。他在《登科后》诗中写道:“往日的窘迫局促不必再提,看今日天高地远浮想联翩。骑着骏马在春风中奋蹄疾驰,一天之中看尽了长安繁华的美景。”这首诗栩栩如生地写出了孟郊登科后的喜悦和对前程的憧憬,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近义蜻蜓点水

例句

我们到达曼谷之后,又北飞清莱、清迈,南渡普吉、攀牙,驱车东行到帕塔亚,虽然行色匆匆,走马观花,但南亚风光,尽收眼底。


【词语走马观花】  成语:走马观花汉语词典:走马观花

猜你喜欢

  • 剑龙出海

    源见“丰城剑气”。喻指英雄得势。清 丘逢甲《说剑堂集题词为独立山人作》诗:“剑龙出海辞延津,千年龙性犹难驯。”

  • 献俘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秋七月丙申,振旅恺以入于晋,献俟受馘,饮至大赏。”振旅:休整部队。馘( ㄍㄨㄛˊ guó 国):古代战时割取所杀敌人的左耳,用以计功。旧时指打败敌国,凯旋,以俘囚告成功于

  • 玉润

    源见“冰清玉润”。美称女婿。唐白居易《得乙女将嫁于丁既纳币而乙悔丁诉之乙云未立婚书》判词:“请从玉润之诉,无过桃夭之时。”同“玉温”。《梁书.刘遵传》:“其孝友淳深,立身贞固,内含玉润,外表澜清。”【

  • 家肥

    《礼记.礼运》:“四体既正,肤革充盈,人之肥也;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孔颖达疏:“此一节明人及国家天下等皆悉肥盛,所以养生送死,常事鬼神。”

  • 饭牛

    源见“宁戚饭牛”。指贤才屈身于卑贱之事。《汉书.公孙弘卜式儿宽传赞》:“卜式拔于刍牧,弘羊擢于贾竖,卫青奋于奴仆,日䃅出于降虏,斯亦曩时版筑饭牛之朋已。”【词语饭牛】   汉语大词典:饭牛

  • 闻鸡起舞

    闻:听到。听到鸡鸣就起来舞剑,比喻有志之士及时奋发。祖逖(266-321年),字士稚,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县北)人。出身士家大族,十六岁始读书,遍涉古今,见者谓祖逖有赞世之才。西晋末,中原大乱,率族南

  • 板荡

    《诗经.大雅.板.序》:“《板》,凡伯刺厉王也。”又《大雅.荡.序》:“《荡》,召穆公伤周室大坏也。厉王无道,天下荡荡,无纪纲文章,故作诗也。“《文选》卷三十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王

  • 麟绝仲尼笔

    源见“绝麟”。用以哀悼皇帝之死。宋范成大《别拟太上皇帝挽歌词》之五:“麟绝仲尼笔,猿啼神禹碑。”

  • 孟嘉落帽

    形容才子文思敏捷,举止洒脱。孟嘉,字万年,江夏(今河南信阳市东北)人。少时即已知名,为桓温参军。很受器重。桓温在龙山设宴,手下僚属将佐毕至,此时,一阵风吹落了孟嘉的帽子,他竟没有觉察。桓温让左右的人不

  • 梵王宫

    梵王是婆罗门教最尊之神大梵天王,“梵王宫”即泛指佛寺。又称“梵王家”、“梵宫”、“梵家”。元代王实甫《西厢记.张君瑞闹道场杂剧》:“夫主京师禄命终,子母孤孀途路穷,因此上旅榇在梵王宫。”宋代赵抃《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