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辙乱旗靡

辙乱旗靡

车辙之迹错乱,军旗倒下,形容军队溃败时的情状。《左传.庄公十年》:“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并列 车辙杂乱,军旗倒下。形容兵败。语本《左靡·庄公十年》:“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唐·虞世南《破邪论》序:“引文证理,非道则儒,曲致深情,指的周密,莫不~,瓦解冰销。”△贬义。多用于军队打败仗方面。→溃不成军 人仰马翻


【词语辙乱旗靡】  成语:辙乱旗靡汉语词典:辙乱旗靡

猜你喜欢

  • 蹈常袭故

    意谓墨守旧规陈法。宋代苏轼《伊尹论》:“后之君子,蹈常而袭故,惴惴焉不免于天下。”并列 墨守陈法常规。宋·苏轼《伊尹论》:“后之君子,~,惴惴焉惧不免于天下。”△贬义。描写守旧之语。→奉行故事 

  • 武城宰

    源见“武城弦”。称子游(名言偃)。明高启《言公井》诗:“寥寥武城宰,遗井虞山阴。千载汲未竭,九仞功应深。”【词语武城宰】   汉语大词典:武城宰

  • 堕入五里雾

    源见“五里雾”。谓对事物见不真切,模模糊糊。孙中山《三民主义的解释》:“现在许多人讲民生主义,都是离题太远,堕入五里雾中。”

  • 倒载接䍦

    同“倒着接䍦”。载,通“戴”。清宋琬《岘山和吴见末》诗:“倒载接䍦须尽醉,时人莫拟汉江游。”

  • 玉京

    道教用来称天帝居处,诗文中常用来咏仙境,也用来代指帝都。《魏书》阐释道家时说,道的存在,比天、地生成还要早;它上处无为天阙,下在紫微星座,变化而无常。【出典】:《魏书》卷114《释老志》3048页:“

  • 仰息

    源见“仰人鼻息”。谓依赖,依靠。明高攀龙《讲义.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若天分之我不承受,此家当我却无分了,便至沿门持钵,仰息他人。”【词语仰息】   汉语大词典:仰息

  • 二诺

    随便答应,不守诺言。唐代魏征《述怀》诗:“季布无二诺,侯羸重一言。”《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故说“季布无二诺。”【词语二诺】   汉语大词典:二诺

  • 禁体

    约人作诗,规定为突出主题所常常用到的字或事不许用,谓之“禁体”。起自宋代欧阳修。他在汝阴作太守时,曾“因雪会客赋诗,诗中玉、月、梨、梅、练、白、舞、鹅、鹤、银等事,皆请勿用”;苏轼作诗称之为“白战不许

  • 桃李阴

    同“桃李蹊”。唐高適《同房侍御山园新亭与邢判官同游》诗:“忝游芝兰室,还对桃李阴。”

  • 剉荐

    源见“剪发待宾”。谓妇人贤明。明汪廷讷《狮吼记.叙别》:“只是我娘子虽多咏雪之慧,却少剉荐之风。”【词语剉荐】   汉语大词典:剉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