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蛇山
在今广东遂溪县东北。《寰宇记》卷169雷州海康县:乌蛇山“在县北百里。出乌药,俚人呼药为蛇”。《方舆纪要》卷104遂溪县:乌蛇山在“县东北三十里。山弯长而黑色,产乌药”。
在今广东遂溪县东北。《寰宇记》卷169雷州海康县:乌蛇山“在县北百里。出乌药,俚人呼药为蛇”。《方舆纪要》卷104遂溪县:乌蛇山在“县东北三十里。山弯长而黑色,产乌药”。
①又名阅马台。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十六国后赵石虎所筑。《邺中记》: “凉马台高三十尺,周回五百步,后赵石虎所筑。建武六年,虎都邺,洗马于洹水,筑此台以凉马,故以名云。”②在今河南西华县西南。《寰宇记》
在今四川郫县南。为古蜀国望帝杜宇、丛帝开明 (鳖灵) 的墓祠。《方舆胜览》 卷51成都府: 望帝祠 “有墓在郫县南一里,与鳖灵墓相对”。相传杜宇 “教民务农”; 开明善治水,“决玉垒山以除水害”,皆有
①在今安徽繁昌县西北十里。《方舆纪要》卷27繁昌县:大阳山“在县西。其相接者为小阳山。有龙池,虽旱不竭。山之西麓,尽于江中,有板子矶,一名返秦矶”。②即今湖北京山县北许家寨。《宋书·柳元景传》:元景自
即今山西太原市西北西关口。《宋使 ·高继宣传》: 西夏元昊攻宋麟、府二州,“继宣帅兵营陵井,抵天门关”。《清一统志》 引 《太原府志》: “天门、陵井一道相连,互为首尾,山之东尽为天门,山之西尽为陵井
即今天津市东南河西区灰堆街道办事处。1949年曾于此设天津县。1952年迁治陈塘庄。
即今四川东部之大宁河。《水经·江水注》:“江水又东,巫溪水注之。溪水导源梁州晋兴郡之宣汉县东,又南径建平郡泰昌县南,又径北井县西,东转历其县北。水南有盐井。……盐水下通巫溪,溪水是兼盐水之称矣。溪水又
在今江西南昌县北。《方舆纪要》卷83赣水:“绕城而流广十里,度江之北,曰石头口。”
十六国北凉都城姑臧城 (今甘肃武威市城) 城门。《晋书·沮渠蒙逊载记》: “蒙逊母车氏疾笃,蒙逊升南景门,散钱以赐百姓。”
在今西藏曲水县北。公元1042年阿里三部之古格领主延请天竺摩揭陀国超岩寺上座阿底峡至托丁寺讲经说法,为藏传佛教后弘期盛事。1054年阿底峡东行,去前、后藏传法,行至聂塘圆寂,弟子种敦巴等于其地建聂塘寺
①春秋战国时巴国别都。在今四川丰都县。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巴子时虽都江州,或治垫江,或治平都, 后治阆中。”《水经·江水注》:江水“东历平都,(东望)峡对丰民洲,旧巴子别都也”。东汉永元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