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会州

会州

①西魏废帝置,治所在会宁县(今甘肃靖远县东北)。北周保定二年(562)改置会宁防。隋开皇元年(581)改置会宁镇。唐武德二年(619)改置西会州,贞观八年(634)改曰粟州,同年又改为会州。辖境约当今甘肃靖远、景泰、会宁及宁夏海原等县地。天宝初改名会宁郡,乾元初复名会州。广德二年(764)陷于吐蕃。废。北宋初复置。天圣后入于西夏, 元符二年(1099)复置会州。崇宁三年(1104)置敷川县(今靖远县),为州治。辖境约当今甘肃靖远、定西,会宁等县地。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改治所敷川县名保川县。寻又入西夏,侨置会州于会川城(今靖远县西南),改名新会州。元初复名会州,移治西宁县(今甘肃会宁县东),属巩昌路。至元七年(1270)省西宁县入州。辖境约当今会宁县地。至正十二年(1352)改会宁州。

②北周保定二年(562)置,治所在今宁夏中宁县东北鸣沙镇。建德六年(577)废为鸣沙镇。

③隋开皇六年(586)改蜀州置,治所在广阳县(今四川茂县)。《寰宇记》卷78茂州:会州“取西夷交会为名”。辖境相当今四川茂县、汶川、北川、黑水等县地。仁寿元年(601)改广阳县为汶山县。大业三年(607)改为汶山郡。唐武德元年(618)复为会州,四年(621)改为南会州。


(1)西魏末宇文泰行军至今甘肃省靖远县一带置会州。北周保定二年(562年)移州,改为会宁防,隋开皇初改防为镇。大业置凉川县。唐武德二年(619年)升会宁镇置西会州,改县名会宁。贞观八年(634年)改为粟州,同年又改为会州。辖境约当今祖厉河和桑园峡、黑山峡间黄河流域地。8世纪后期、11世纪前期曾先后属吐蕃、西夏。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属宋。后又置敷川县为州治。淳熙十年(1183年)复入西夏。金侨置会州于会川城(今甘肃靖远县西南),称新会州,以保川为附郭县。故西夏、金同时有会州。《金史·夏国传》:兴定四年(1220年)“夏陷会州”所指为新会州。蒙古初移治西宁县(今甘肃会宁县东),至元七年(1270年)废西宁县入州。属巩昌都总帅府。辖境约当今甘肃省会宁县地。至正十二年(1352年)改为会宁州。(2)北周保定二年(562年)置,治鸣沙县(今宁夏中宁县东鸣沙镇)。辖境相当今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及中卫市河南地区。建德六年(577年)废。(3)隋开皇间改蜀州置,治广阳县(今四川茂县西北)。大业初改汶山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为会州,治汶山县(今四川茂县),属关内道。辖境约当今四川省茂县、汶川县等地。四年改为南会州。


猜你喜欢

  • 双渠

    在今新疆英吉沙县东南。《新唐书·地理志》 引贾耽《四夷路程》:“苦井、黄渠三百二十里至双渠,故羯饭馆也。”

  • 斟灌

    在今山东寿光市东北四十里斟灌城里。《水经·巨洋水注》 引 《汲郡古文》: “相居斟灌。” 《左传·襄公四年》: 魏绛曰,寒浞 “使浇用师,灭斟灌及斟寻氏”。杜注: “二国,夏同姓诸侯,仲康之子后相所依

  • 王店镇

    ①在今浙江嘉兴市南。《方舆纪要》卷91嘉兴府:“王店在府南七十里。嘉靖三十四年,倭贼将犯杭州,不果,还至王店。”即此。有清朱彝尊故居曝书亭。②在今陕西三原县东三十里王店村。清乾隆《三原县志》卷2:王店

  • 青谿县

    清雍正五年 (1727) 改清浪卫置,属思州府。治所即今贵州镇远县东北清溪镇。民国初属贵州镇远道。1923年直属贵州省。1941年撤销,并入岑巩县。

  • 斤员水

    即斤南水。今广西西南部左江及上源平而水。《汉书·地理志》 误作“斤员水”。

  • 高村营

    在今广东新兴县东南。《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新兴县: 高村营 “在县东六十里。嘉靖二十五年置。相近又有芦村营,嘉靖二十八年置”。

  • 招收都

    在今广东汕头市东南达濠区。明洪武二十八年 (1395),移海口巡司于此,称招宁巡司。清康熙五十七年 (1718) 移置达濠城。《清一统志·潮州府》: 招宁巡司 “在潮阳县东三十里招收都”。在今广东省汕

  • 高渠县

    北周保定初置 (一说隋开皇三年),为高渠郡治。治所在今四川盐亭县西十六里。隋大业三年(607) 废。

  • 大水河屯

    即今吉林永吉县西北大绥河镇。清光绪《吉林通志》卷15吉林府《屯镇》:正西“四十五里大水河屯”。民国熊知白《东北县治纪要》吉林永吉县:“县属大水河,位于县市与长春道路上交叉点。”

  • 邑阳郡

    西魏置, 治所在邑阳县(今陕西洛南县东北)。辖境相当今陕西洛南县东北部地。隋初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