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光霁峪

光霁峪

一名钟城崴子。在今吉林龙井市东开山屯镇光昭村。旧属和龙县,隔图们江与朝鲜对境,为往来孔道,边塞要地。清光绪《吉林通志》卷23:图们江“又东北径光霁峪,马平岭河自西北来入之(光霁峪城西山也,通商分局在焉。河出其北,以径马平岭入江,因以名之。凡行三十里)。又北径小钟城崴,有二水合流自西入焉”。


猜你喜欢

  • 战国时巴国邑。在今四川涪陵市东乌江东岸。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 巴志》: “巴子时虽都江州,或治垫江,或治平都,后治阆中。其先王陵墓多在枳。” 后为楚邑。《战国策·燕策》: 苏代约燕王曰: “楚得枳而

  • 烟筒屯

    亦作烟土屯。即今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西北烟筒屯镇。《清史稿·地理志》 安达直隶厅: “有烟土屯、小河子、喇嘛甸、萨勒图、安过五车站。”

  • 汴滑

    唐方镇之一。乾元二年(759)置,治所在滑州(今河南滑县东旧滑县)。领有汴、滑两州。辖境相当今河南滑县、延津、长垣、封丘、开封、兰考、尉氏、通许、杞县等地。上元二年(761)废。唐方镇名。乾元二年(7

  • 乌屿

    在今福建泉州市东北。《方舆纪要》卷99泉州府晋江县“洋屿”条下:乌屿“在府东北二十里。四面潮水环绕, 民居辐辏。旧有石路,潮至则没,行者病之。宋宝祐中,始作桥以通往来,人以为便”。

  • 中路右翼中末旗

    即赛音诺颜部右翼中末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巴彦洪古尔省哈拉纽杜延呼都格井一带。

  • 杨家城子

    即今山东沂水县东北杨家城子。1940—1953年先后为莒沂边和莒沂县治。

  • 汤站

    即今辽宁凤城市东南汤山城镇。《清太祖实录》卷8:后金天命六年(1621)七月,汤山、险山二堡民,追随镇江中军陈良策“叛投明将毛文龙”。即此。

  • 栲栳山

    ①即今山西大同县东北十七里阁老山。《方舆纪要》 卷44大同府: 栲栳山 “景泰初,敌寇大同,镇帅郭登帅兵饵之,行七十里,至水头。……追四十里,至栲栳山,尽夺所掠而还”。②在今安徽灵璧县北五里。《方舆纪

  • 基长汛

    即今贵州独山县东南四十里基长镇。旧有外委戍守。“基长” 为鸡场谐音。昔以 “酉” 日赶场,故名。

  • 长峪口堡

    明宣德年间置,在今河北宣化县西北四十里常峪口。《方舆纪要》卷18万全都司:长峪口堡“有黄草滩、骆驼鞍等冲,而坝口东堡北,尤为极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