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兴业县

兴业县

唐麟德二年(665)置,属郁州。治所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北石南镇。乾封元年(666)属郁林州。北宋开宝五年(972)为郁林州治。后属郁林州,民国初属广西苍梧道。1928年直属广西省。1952年撤销。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属玉林市。面积 1487 平方千米。人口66.3万。辖8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石南镇。南朝陈天嘉二年(561年)置石南郡、石南县。隋开皇十年(590年)废郡,石南县属郁林郡。唐麟德二年(665年)于石南县置郁州,析石南县置兴业县。乾封元年(666年)改郁州为郁林州。建中二年(781年)废石南县入兴业县。北宋开宝五年(972年)移郁林州治兴业县。至道二年(996年)又移治南流县,以兴业县为属县。清初改属梧州府,雍正三年(1725年)还属郁林州。1912年属郁江道,1914年属苍梧道。1926年直隶广西省。1949年属郁林专区,1951年属容县专区。1953年撤销,分别并入贵县与郁林县。1997年由原县级玉林市的15个乡镇区划重新建置兴业县,属玉林市。地处石南谷地,周边有六万大山、葵山、大容山、寒山等。南流江支流及浔江与大洋河流经。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甘蔗、花生、木薯、黄红麻为主,水果有荔枝、龙眼、柑橙。特产红碎茶。工业有水泥、制茶、制糖、塑料、农机、食品等。黎湛铁路、324国道经此,并有公路通桂平、浦北等市县。名胜古迹有石嶷文塔、龙泉岩和铁联水库等。


猜你喜欢

  • 朵·甘

    藏语音译名。亦作朵·甘思。大体上当今青海、甘肃藏族聚居区和西藏北境及四川、云南藏族聚居区和西藏东境。明代置朵·甘都指挥使司管辖。

  • 双恩场

    在今广东阳东县东南。《方舆纪要》卷101阳江县:双恩场“在海朗所西南。产盐。宋、元时设管勾官于此。明洪武二十年改设盐课司”。在今广东省阳江市东南。产盐。宋、元时设管勾官于此。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

  • 平河设治局

    1932年改勐丁行政区置,直属云南省。治所在今云南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西北六十四里老衙门。民国《云南省民政厅〈关于更改县名及设治局土名译音〉案卷》:“区内有平坝河,由紫溪流入新安,汇归老猛河,流绕全

  • 多田县

    唐武德四年(621)置,属思州。治所在今贵州思南县西北四十五里。贞观八年(634)属费州。《旧唐书·地理志》 多田县:“以土地稍平,垦田盈畛,故以多田为名。”北宋废。古县名。唐武德中置,治今贵州省思南

  • 马营镇

    在今甘肃通渭县西北六十里马营乡。西通定西县,南连陇西县,北接会宁县,为县中大镇。清设游击驻此。(1)在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东部。面积117平方千米。人口4.5万。镇人民政府驻马营,人口1万。唐为军队牧马

  • 铁勒

    南北朝隋唐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名,亦作狄历、敕勒。因其车轮高大,中原人称之为高车。《魏书·高车传》: “盖古赤狄之余种也。初号为狄历,北方以为敕勒,诸夏以为高车、丁零。” 丁零、狄历、敕勒、铁勒,同名异译

  • 西岭关

    在今山西静乐县东南。《明史·地理志》静乐县:“东南有两岭关,置故镇巡检司于此,后移于稍东顺水村。”

  • 郡利部

    唐黑水靺鞨十六部之一。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尼古拉耶夫斯克 (庙街)一带。开元间属黑水都督府。《新唐书·黑水靺鞨传》: “黑水西北 (按,应为东北之误) 又有思慕部,益北行十日得郡利部

  • 永和关

    ①隋置,在今山西永和县西北四十二里永和关。《元和志》卷12永和县: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临河为永和县,以县西永和关为名也”。②在今陕西延川县东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57延川县:永和关“宋置关于此

  • 永丰水

    ①即今江西永丰县南恩江。《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永丰县:恩江在“县治南。亦曰永丰水。源出乐安县及宁都、兴国三县界,汇流经此,又西合麻江诸水而入吉水县界,下流入于赣江”。②在今江西吉水县城南。《方舆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