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兴隆场

兴隆场

①即今四川泸县北桐兴乡。清嘉庆《泸州志》卷2:兴隆场“距州一百里”。产煤。

②即今四川安岳县南六十里兴隆镇。清道光《安岳县志》卷7:兴隆场“在治南六十里”。

③即今四川中江县西南兴隆镇。清光绪《潼川府志》卷4:龚市镇“在县南六十里。乾隆时改名兴隆场”。

④即今四川蓬安县南兴旺镇。清光绪《蓬州志》:兴隆场“在会龙场东南三十里。北至城九十里。场中分水与南充为界”。

⑤即今四川武胜县西南万隆镇。民国《武胜县志》卷1:兴隆场在“县西五十里。……有龙泉寺,疑即汉初之龙泉镇”。


集镇名。在云南省盐津县东北部、兴隆河东岸河湾台地。兴隆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500。因有山似青龙回首,原名青龙。又名南屏、富菜。清光绪年间改今名,取“生意兴隆”之意。产稻、玉米、小麦、油菜籽、五倍子等。有酿酒、农机修理、粮油加工等厂及茶场、电站、煤矿。公路接昆水公路。


猜你喜欢

  • 终南山

    又名南山、中南山、太一山。即今陕西省秦岭山脉。东西走向,海拔2000—3000米。《尚书·禹贡》: “终南、惇物,至于鸟鼠。” 《诗经·秦风》:“终南何有,有条有梅。” 皆此。在陕西省西安市南。晋潘岳

  • 白於山

    在今陕西靖边县南、吴旗县东北境。海拔1823米。为延河、洛河、无定河的发源地。《山海经》卷2:“白於之山,上多松柏,下多栎檀,其兽多㸲牛、羬羊,其鸟多鸮。洛水出于其阳,而东流注入渭。”《

  • 绍兴市

    1949年当地解放后由绍兴县城区析置,治所即今浙江绍兴市。简称越。在浙江省中部偏北、钱塘江南岸。面积 7901 平方千米(市辖区101平方千米)。人口433.5万(市辖区61.1万)。辖越城区和绍兴、

  • 武馆城

    即武灌城。在今山西榆次市西南二十里陈侃村。

  • 伊克乌兰和硕河

    即今青海刚察县沙柳河。《清史稿·地理志》青海:“伊克乌兰和硕河,源出巴颜山,南流入青海。”

  • 杨塘安抚司

    明永乐四年(1406)置,属金齿军民指挥使司。治所在今云南中甸县南部的小中甸。“杨塘”即藏语“洋塘”,意为第二块坝子。嘉靖元年(1522)改属永昌军民府。后废。

  • 排调长官司

    清置,治所在今贵州丹寨县东排调镇。后废。

  • 龙水郡

    唐天宝元年(742)改宜州置,治所在龙水县(今广西宜州市)。辖境相当今广西宜州市大部及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南部地。乾元元年(758)复为宜州。唐天宝元年(742年)以宜州改置,治龙水县(今广西宜州市)。

  • 东魏县

    北魏改魏县置,属东魏郡。治所在今山东邹平县东长山镇东北。北齐废。古县名。北魏改魏县置,治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属广川郡。北齐废。

  • 高店子

    即今湖北建始县东七十里高店子镇。清同治 《建始县志》 卷2 《场市》: 东乡有 “高店子”。集镇名。在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东南部。三圣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800。因有一酒店高踞凉风顶侧,故名。盛产“二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