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凤翔县

凤翔县

唐至德二年(757)改雍县置,与天兴县同为凤翔府治。治所即今陕西凤翔县。宝应元年(762)省入天兴县。金大定十九年(1179)复改天兴县为凤翔县,仍为凤翔府治。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


在陕西省西部、渭河平原西部。属宝鸡市。面积 1179 平方千米。人口50.7万。辖12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春秋时,秦德公元年(前677年)自平阳迁都雍城(在今城关镇南),至秦灵公(前424—前415)秦国于此为都二百五十多年。后为雍县。秦属内史,西汉属右扶风。北魏太延二年(436年)于县兼置平秦郡。太平真君十年(449年)于横水镇置横水县。太和十一年(487年)又于雍县兼置岐州。西魏改平秦郡为岐山郡。西魏、北周之世,废横水县。隋开皇元年(581年)州、郡移治今址,三年废郡存州。大业三年(607年)改岐州为扶风郡。唐武德元年(618年)改郡为岐州。天宝元年(742年)复改州为扶风郡。至德元载(756年),以相传周初有凤鸟集鸣岐山,翱翔南飞,扶风郡改称凤翔郡;分雍县地设天兴县,并改雍县为凤翔县,二县同城而治,升郡为凤翔府。宝应元年(762年)省凤翔县入天兴县。北宋熙宁末至宣和末秦凤路治于凤翔府。金大定十九年(1179年)改天兴县为凤翔县;二十七年置凤翔路,治凤翔府。元初废凤翔路。1913年废府存县,1914年属关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41年迁治驻宝鸡。1949年属宝鸡分区,1950年属宝鸡专区,1956年直属省。1958年岐山、麟游二县并入凤翔县。1960年属宝鸡市。1961年以原域析出复设岐山、麟游二县,属宝鸡地区。1971年属宝鸡市。地处关中盆地、黄土高原过渡区。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以麦、玉米为主。虢王镇为本省“秦川牛”基地之一。有酿酒、化工、建材、造纸、陶瓷、农机、木器、纺织等工业。特产西凤酒、木版年画、泥塑、剪纸、烟花纸炮、皂素、皂金漆器、西凤草提篮、草帽等。凤麟、凤千公路和西宝公路北线经此。名胜古迹有秦穆公墓、秦公陵园、雍城遗址和东湖公园等。


猜你喜欢

  • 通潮阁

    在今海南省澄迈县东北。《明一统志》 卷82琼州府: 通潮阁 “在澄迈县治 (今老城镇) 西。宋苏轼尝憩其上。有诗云: 倦客愁闻归路遥,眼明飞阁俯长桥。贪看白鹭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晚潮。其后胡铨和韵、李光

  • 赵家圩

    一作赵家围。在今江西南昌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84南昌府新建县: 黄家渡在 “府东三十里,…… 《舆程记》: 自黄家渡东四十里为赵家圩”。又作赵家围。在今江西省新建县东北。明时置巡检司于此。

  • 金屿

    又名金山屿。在今台湾省澎湖县北,白沙岛之北。清高拱乾 《台湾府志》 卷1: 金山屿“屿色黄赤如金然,故土人呼之”。

  • 江口堡

    ①明嘉靖中置,属绥宁县。即今湖南绥宁县南三十九里黄桑坪苗族乡。②即今广东始兴县西江口。明隆庆六年(1572)黄塘驿迁此。明初置,在今广东省始兴县西江口。

  • 鄣公山

    即率山。又名张公山。在今安徽休宁县西南一百六十里,接江西婺源县界。《清一统志·徽州府》: 率山 “在婺源县西北,接江西浮梁县界。一名大鄣山,又名张公山。脉由五岭而北,重冈复岭,周百余里,高千四百余仞。

  • 徐霞客墓

    在今江苏江阴市南马镇乡南旸岐村。徐霞客 (1586—1641) 名弘祖,字振之。南直隶江阴(今属江苏) 人。是我国著名旅行家和地理学家。22岁起游历天下名山,足迹遍及我国十七省区。明崇祯十四年 (16

  • 营丘

    亦名营城。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北临淄故城。周武王封吕尚于齐,建都于此。后改名临淄。《汉书·地理志》 齐郡临淄注引臣瓒曰: “临淄即营丘也。” 《晋书· 慕容德载记》: “德如齐城,登营丘。” 《水经·

  • 志丹县

    1936年改赤安县置,治所即今陕西志丹县。以纪念刘志丹烈士而命名。在陕西省西北部、北洛河上游,西南与甘肃省接壤。属延安市。面积 3781 平方千米。人口12.8万。辖6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保安镇。北

  • 张湾寨

    即今福建宁德市东北漳湾。清有千总驻此。

  • 平朔城

    在今甘肃金塔县东北鼎新镇北约七十里。《清一统志·肃州》 “毛目城”条下:“又有平朔城,在城北二百二十里。二城皆周一里,相传皆元时守御,属威远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