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地名来历>

①西周封国。姬姓。都沬邑(今河南淇县)。《史记·卫康叔世家》:周公平定武庚之乱后,“以武庚殷余民封康叔为卫君, 居河、淇间故商墟”。公元前660年,狄破卫,徙都曹(今河南滑县东)。前658年又徙都楚丘(今滑县东北)。前629年,迁都帝丘(今濮阳县西南)。前254年为魏所灭。后在秦的支持下复国。前241年秦徙卫君于野王(今河南沁阳市)。前209年,为秦所灭。

②旧时西藏四部之一。在诸藏之中,故一名中藏。又与康合称前藏。东邻康境,西接藏界,约当今西藏的拉萨市西部、那曲地区中部和山南地区。


(1)古代九畿之一。(2)西周、春秋、战国时国名。始封之君为周武王弟康叔。成王时,周公平定武庚及三监叛乱后封,居河、淇之间,为当时大国。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卫懿公九年(前660年),为翟所破,靠齐桓公的帮助,卫文公二年(前658年)迁都楚丘(今河南滑县东),从此成为小国。卫成公六年(前629年)又迁都帝丘(今河南濮阳市西南)。到卫昭公时,卫如小侯,属赵。卫成侯时,贬号为“侯”。卫嗣君时,贬号为“君”,只有濮阳(今河南濮阳市西南)一地,为魏附庸。秦王政六年(前241年),拔卫,徙卫君角于野王(今河南沁阳市),为秦附庸。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废君角为庶人,卫灭。 (3)旧时西藏四部之一。在诸藏之中,故一名中藏;又与康(一名喀木)合称前藏。东邻康境,西接藏界,约当今西藏自治区的拉萨市西部、那曲地区中部和山南地区。


猜你喜欢

  • 李唐州

    元至元十五年(1278)置,属土蕃等路宣慰司。治所在李唐城(今四川理塘县)。《元史·世祖纪》:至元十五年,“六月乙卯,改西蕃李唐城为李唐州”。明置理塘宣抚司。元至元十五年(1289年)改李唐城为州,治

  • 长松山

    ①即今浙江松阳县西北四十五里牛头山。《方舆纪要》卷94松阳县:长岭山“吴越时以此山名县,俗名牛头山”。②在今四川简阳市西北,为龙泉山中段。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8简州:“《志》云:西北七十里长松山为

  • 折泉侯国

    西汉置,属琅邪郡。治所在今山东五莲县西北。初元元年(前48)元帝封城阳荒王子根为侯国。东汉省。

  • 吉林河

    即今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西之伊和吉仁郭勒。清齐召南《水道提纲》卷27:吉林河“即鸡林河。源出克西(什)克腾部之撒尔巴山,曰查克马尔河,北流来会南来之碧里克图河。……东南出喀喇苏伯岭之小鸡林河西北流来会,

  • 古洞山

    在今浙江松阳县西南。《清一统志·处州府》:古洞山“在松阳县西南二百里。高千仞, 自西南五岭亘入括松界中,有牧龙渊,道书称为成德隐元之天”。

  • 广恩镇

    唐初废洮阳县置,属临潭县。在今甘肃碌曲县东双岔乡。《元和志》卷39洮州临潭县:“广恩镇,在县西一百八十里。”

  • 六连山

    在今海南省万宁县北。《方舆纪要》卷105万州:六连山“在州北六十里。山脉接黎母山,六峰突起峻拔,连续起伏三十里。《志》以为州之主山也。中多鹿麋,一名鹿市山。弘治十七年,官军讨鹧鸪啼、龙吟洞诸叛黎,‘贼

  • 田阳县

    1935年改奉议县置,属广西省。治所在今广西田阳县西南右江南岸旧城村。后迁今田阳县西北那坡镇。1955年迁今田阳县。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右江上游西岸。属百色市。面积 2394 平方千米。人口32.8

  • 厥貉

    在今河南项城市西南。《春秋》: 文公十年(前617),“楚子、蔡侯次于厥貉”。《公羊传》 作屈貉。古邑名。又作屈貉。春秋宋邑。确址待考,在今河南省项城市境内。《春秋》文公十年(前617年):“楚子、蔡

  • 新乡镇

    明改赖因乡置,属马湖府屏山县。在今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境。《方舆纪要》 卷73屏山县: 新乡镇在 “府北二百里沐川司内。本名赖因乡。《志》云: 镇东去犍为县二百里,西去建昌都司千二百里,南接大凉山五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