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提里什
在今新疆和田县东北塔瓦库勒乡北。《清一统志·和阗》: 喀提里什 “在额克里雅尔北七十里,和阗城东北三百三十里。玉陇哈什河经其东,哈喇哈什河经其西,会于其北为和阗河”。
在今新疆和田县东北塔瓦库勒乡北。《清一统志·和阗》: 喀提里什 “在额克里雅尔北七十里,和阗城东北三百三十里。玉陇哈什河经其东,哈喇哈什河经其西,会于其北为和阗河”。
在今福建武夷山市西北。《方舆纪要》卷97崇安县:双溪寨在“县西北四十五里。即双溪水口也。其南十余里为四渡寨,旧尝设兵戍守”。
亦作归徕州。北宋改柯阴置,属泸州。治所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北。《宋史·蛮夷传四》:熙宁年间“乃以箇恕知归来州”。元丰元年(1078),“遣梓夔都监王宣以兵二千守江安,仍奏以乞弟袭归来州刺史”。五年(108
三国魏置,属安定郡。治所在今陕西旬邑县西北。西晋后废。(1)古县名。三国魏置,治今陕西省旬邑县西北。属安定郡。西晋后废。(2)旧县名。陕甘宁边区设。1942年由陕西省绥德、米脂、清涧三县之间的西川地区
即今河北徐水县南三十里漕河。《水经·滱水注》: 曹水 “出西北朔宁县曹河泽,……东南径新城县故城南,曹水又东入于徐水”。
西晋永兴初分阳羡地置,属义兴郡。治所在今江苏宜兴市西南五十里国山西麓,章溪东岸。东晋成帝时移于平地,离旧城七里。《宋书·孔觊传》:泰始二年 (466),义兴太守刘延熙叛,吴喜进击,“自国山进吴城,去义
亦作斡耳寒河。即今蒙古国西南鄂尔浑河。《元史· 伯颜传》: 至元十四年 (1277),“诸王昔里吉劫北平王,拘安童,胁宗王以叛,命伯颜率师讨之,与其众遇于斡鲁欢河,夹水而阵,相持终日,俟其懈,麾军为两
即今山东莱西市西南三十八里院上镇。旧属莱阳县。清光绪 《山东通志》 卷2 《舆图志》: 莱阳县西南有院上集。因北齐天保年间曾建靖林禅院于此,故名。
又名龙山集。在今安徽涡阳县东北二十六里,龙山西南麓龙山集。北齐置龙山县于此。
即今湖北安陆市南巡店镇。《方舆纪要》卷77安陆县 “大化镇” 条下: 高窍镇 “在县南三十里。向有巡司。今革”。
清光绪十四年(1888)改防城巡司置,属钦州。治所即今广西防城港市。民国初属广东钦廉道。1928年直属广东省。1952年划归广西省。1959年裁入东兴各族自治县。1978年东兴各族自治县移治防城,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