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水寺
①在今陕西南郑县东北马家咀乡。明嘉靖时建。《清一统志·汉中府》:圣水寺“在南郑县(今汉中市)东南三十里。寺有五色泉。一泉黑色,在佛座下;四泉在泉东西。天旱祷雨辄应”。
②在今四川内江市区西壕子口路东侧。清道光《内江县志要》卷1:圣水寺在“治西十里。宋咸淳时建。明万历间重修。名题咏甚多。兵燹后,康熙间僧可拙增修。殿庑丛林,为中川第一”。寺实始建于唐。今存东、西两寺。寺后山岩有唐、宋以来摩岩造像六十七龛四百五十躯。
①在今陕西南郑县东北马家咀乡。明嘉靖时建。《清一统志·汉中府》:圣水寺“在南郑县(今汉中市)东南三十里。寺有五色泉。一泉黑色,在佛座下;四泉在泉东西。天旱祷雨辄应”。
②在今四川内江市区西壕子口路东侧。清道光《内江县志要》卷1:圣水寺在“治西十里。宋咸淳时建。明万历间重修。名题咏甚多。兵燹后,康熙间僧可拙增修。殿庑丛林,为中川第一”。寺实始建于唐。今存东、西两寺。寺后山岩有唐、宋以来摩岩造像六十七龛四百五十躯。
西汉置,属山阳郡。当在今山东西南部。东汉省。
在今河南长垣县东北五十二里。旧属滑县,明、清置巡司于此。
即的博岭。在今四川理县西北鹧鸪山,大白山。唐杜佑 《通典》 卷176云山郡 (奉州): “北至莫博大岭七十里。”
在今广东仁化县东北扶溪镇东之厚塘村。《方舆纪要》 卷102仁化县 “高冈堡” 条: “盘石营在县东五十里,其相近者又有厚塘营。” 《清一统志·韶州府》: 厚塘营 “在仁化县东四十里”。
①在今江西德兴市东。《清一统志·饶州府一》:少华山“在德兴县东三十里。一名三清山。高五百丈,盘亘数百里,跨饶、信、衢三州。诸峰罗立,岩洞幽奇。最高者为玉京峰,值天气清朗,匡庐、彭蠡明灭可见”。②在今陕
周武王灭纣,封召公于此 (一说封尧后)。故址在今北京城西南隅。自西周至战国,皆为燕国都城。《史记·秦始皇本纪》: 二十一年 (前226),“王贲攻蓟,乃益发卒诣王翦军,遂破燕太子丹军,取燕蓟城”。即此
南朝梁大同中置,属广州。治所在高要县(今广东肇庆市)。隋开皇九年 (589) 废。唐天宝元年 (742) 复改端州为高要郡。治所仍在高要县。辖境相当今广东肇庆、高要、高明三市地。乾元元年(758) 复
在今江西遂川县西。《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龙泉县:龙庵隘在“县西五十五里。《志》云,自阨而西,八十里至燕塘阨,百里抵郴州桂东界口,多崇山峻岭,以北乡巡司为中制”。
①西晋永嘉元年 (307) 分荆、广两州置。治所在临湘县 (今湖南长沙市)。《寰宇记》 卷114潭州引郭仲产 《湘州记》 云: “以西临湘水为名。” 辖境相当今湖南湘、资二水流域及湖北陆水流域。东晋咸
①在今河北赤城县南。《魏书·太宗纪》:北魏神瑞二年(415),拓跋嗣“幸赤城,亲见长老,问民疾苦,复租一年。南次石亭”。②在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中旗境。《魏书·太祖纪》:天赐三年(406),太祖拓拔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