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步县
明弘治十七年 (1504) 置,属宝庆府。治所即今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清同治 《城步县志》 卷1: “步者水陆凑会之名,城者言有故城也。” 民国初属湖南湘江道。1922年直属湖南省。1956年设立城步苗族自治县。
古旧县名。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置,治今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城。明、清属宝庆府。1956年撤销,改设城步苗族自治县。
明弘治十七年 (1504) 置,属宝庆府。治所即今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清同治 《城步县志》 卷1: “步者水陆凑会之名,城者言有故城也。” 民国初属湖南湘江道。1922年直属湖南省。1956年设立城步苗族自治县。
古旧县名。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置,治今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城。明、清属宝庆府。1956年撤销,改设城步苗族自治县。
五代周太祖郭威陵。在今河南新郑市北三十六里周家村。《旧五代史·周书·太祖纪》: 后周太祖郭威死后,“葬于嵩陵”。《寰宇记》 卷9郑州新郑县: “周太祖嵩陵,在邑界自然山下。”
西魏改永宁县置,属张掖郡。治所在今甘肃永昌县西北定羌庙东十里。北周省入删丹县。古县名。西魏时改永宁县置,治今甘肃省永昌县西,属张掖郡。北周废。
即今广西田林县西北旧州镇。清有隆林营外委驻守。
即今江苏涟水县东北官河。《宋史·河渠志六》: 元符元年 (1098),“工部言: ‘淮南开河所开修楚州支家河,导涟水与淮通’。赐名通涟河”。
即枣台铁路。自今山东枣庄市至台儿庄。
在今江苏宿迁市北。东晋尝于此置济岷郡。
在今四川重庆市北渝北区静观乡塔坪村。南宋绍兴中建。寺内有石塔七层,高十余丈。为重庆著名古寺庙。
一作清溪县。唐永贞元年 (805) 以李纯讳改还淳县置,属睦州。治所在今浙江淳安县西千岛湖南山岛附近。北宋宣和二年 (1120) 方腊起义于此。次年改为淳化县。(1)古县名。唐永贞元年(805年)避宪
唐置羁縻州,属桂州都督府。治所东区县(今广西忻城县东南、红水河北岸)。北宋庆历三年(1043)废。唐置羁縻州。置年不详。治东区县(今忻城县东南红水河北岸)。辖境约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东南红水河北部
一名秦城。在今湖北竹山县南一里。《舆地纪胜》 卷86房州: 秦王城 “《晏公类要》 云,在竹山县南一里。《旧经》 云,秦时筑。唐景龙中掘得石云,‘秦白起伐楚,于此下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