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天竺山

天竺山

①在今江西大余县东北。《清一统志·南安府》:天竺山“在大庾县东北六十里,与丫山相对。岩壑延亘,林木茂郁。东有月峰,奇秀特出”。

②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宋《淳祐临安志》卷8:“既来自天竺,故以名焉。”《宋史·苗傅传》:“(王)渊伏兵天竺”,即此。山分上、中、下天竺,故又称三天竺,各有寺。

③古岛屿名。为印度至中国航道所经。《宋史·外国传·注辇》 载:“三佛齐国又行十八昼夜,度蛮山水口,历天竺山,至宾头狼山。”其说有二:(1)在今新加坡以北奥尔岛;(2)在今越南湄公河口外之昆仑岛。以后说为宜。


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以西、飞来峰南。东晋时印度高僧慧理在山上建天竺寺,山以寺得名。海拔412米。为西湖周围群山中的最高峰。山上有上、中、下三天竺寺,上天竺又名法喜寺,中天竺又称法净寺,下天竺又称法镜寺,分别创建于五代、隋和东晋年间,均为杭州著名佛教寺院。宋曾署曰佛国山。


猜你喜欢

  • 乌湖戍

    亦作乌湖镇。唐贞观十八年(644)置,在今山东长岛县北隍城岛上。《寰宇记》卷20蓬莱县:“乌湖戍在县北海中二百六十五里,置乌湖岛上。唐太宗贞观二十年为伐东夷,当要路,遂置为镇。至永徽元年废。”

  • 扬浦

    即当利浦。在今安徽和州东南十二里长江滨。《寰宇记》卷124历阳县:“当利浦在州东十二里。本名扬浦。”

  • 宝珠寨

    明置,属石泉县。在今四川北川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73石泉县: 宝珠寨在 “县北百二十里。《志》 云: 宝珠古寨口与县西北百五十里之赤珠古寨口,俱为番蛮出入要口。昔时立此二寨,以限隔之。今故址犹存”

  • 论川州

    唐开元后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小金县境。北宋属雅州。后废。

  • 洮阳郡

    ①北周置,治所在和政县 (在今甘肃岷县东北文斗乡)。保定元年 (561) 废。②北周置,治所在美相县 (今甘肃临潭县)。辖境相当今甘肃临潭、卓尼二县地。隋开皇三年 (583)废。北周置,治美相县(今甘

  • 昌城侯国

    亦作昌成侯国。西汉置,属信都国。治所在今河北冀州市西北五十里。宣帝封广川缪王之子元为昌成侯国。即此。东汉永平初改为阜城县。《水经·浊漳水注》: “衡水又北径昌城县故城西。……应劭曰,堂阳县北三十里有昌

  • 保安左卫

    明永乐十五年 (1417) 改天策卫置,属后军都督府。治所在顺圣川 (今河北阳原县东北东城)。十七年 (1419) 移治西沙城,二十年 (1422)又移治怀安卫城 (今怀安县东南旧怀安)。宣德五年(1

  • 萧家岛关

    明置,属金州卫。即今辽宁庄河市西南后萧家泊子。《明史·地理志》 金州卫: “东北有萧家岛,有关。” 即此。《方舆纪要》 卷37金州卫:萧家岛 “在卫东北百五十里,有萧家岛关,驻兵戍守”。

  • 靖边行政区

    1913年析文山县置,后属云南蒙自道。治所即今云南屏边苗族自治县。民国 《云南靖边行政区域地志资料》: “本属南接安南,边防扼要,取镇靖边疆之义,名曰靖边。” 1929年直属云南省。因与陕西靖边县重名

  • 祁皇陵

    即永固陵。在今山西大同市城北五十里方山上。为北魏文明太后冯氏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