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镇河
在今贵州毕节市东。《清一统志 · 大定府》: 威镇河 “在毕节县东十里。南流入响水河”。
在今贵州毕节市东。《清一统志 · 大定府》: 威镇河 “在毕节县东十里。南流入响水河”。
即今甘肃礼县东北永坪河。《方舆纪要》卷59秦州礼县:“平泉河在县北二十里。”清光绪《甘肃新通志》卷7:平泉河“源出固城镇野猪山之东,南流经平泉川入西汉水”。
唐武德元年(618)置,治所在临济县(今山东章丘市西北临济村)。辖境相当今山东邹平、高青等县地。八年(625)废。唐武德元年(618年),治临济县(今山东章丘市西北)。八年废。
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27池州府贵池县: 黄湓河 “在府西九十里。其源出府西百里之西溪,一出建德县境内之良禾、乌沙岭,合于双河,播于东流境内之张家滩,沿于坦埠。一出县西南百二十里之祖山,
在今浙江永康市东南十八里里溪寨。明置巡司于此。后废。
在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西北七十里观风海镇。清置巡司于此。民国时改为县佐。
一作盐池海。在今新疆哈密市南。《新唐书·地理志》 伊州伊吾县: “南二里有咸池海。” 《元和志》 卷40伊吾县: 咸池海 “在县南三百里,周回百余里。州东北四涧水并南流,至州南七八里合流为一水。侧近皆
战国秦昭王时筑,在今陕西周至县东三十里终南村竹园头村。西汉扬雄《长杨赋序》有“输长杨射熊馆”之句。《三辅黄图》卷1:“本秦旧宫,至汉修饰之以备行幸。宫中有垂杨数亩,因为宫名。门曰射熊观。秦汉游猎之所。
金置,属邹平县。在今山东邹平县西北麻姑堂。元升为齐东县。古镇名。金置,治今山东省邹平县西北。蒙古升为齐东县。
即岍山。亦名岳山、吴岳山、岳山。在今陕西陇县西南。《汉书·地理志》 右扶风汧县:“吴山在西,古文以为汧山。”《续汉书·郡国志》 汧县:“有吴岳山,本名汧,汧水出。”
在今广东饶平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03潮州府饶平县:竹林堡“在黄冈镇东北,福建诏安山贼由此出没。嘉靖十四年置堡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