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湖南长沙市西。《资治通鉴》:五代汉乾祐三年(950),马希广遣“步军指挥使韩礼将二千人屯杨柳桥,扼栅路”。即此。在今湖南省长沙市西。《资治通鉴》:五代汉乾祐三年(950年),楚马希萼攻潭州,军湘西
一作通江口,又名通江子。即今辽宁昌图县西南四十五里通江口乡。《清史稿·地理志》 昌图府:“同江口同知,宣统二年改经历。同江口距辽河上游,商船荟萃。”
①西汉置,属云中郡。治所当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北塔布陀罗亥古城。汉初周勃击韩王信于代,前至武泉,破匈奴于其北。东汉末废。《水经·河水注》: “其 [武泉] 水 (按: 即今小黑河) 东出武泉县之故城
即今四川绵阳市西北石马镇。清嘉庆《四川通志》卷30绵州:石马堡“在州西北三十里古石马镇,松、维要道”。嘉庆五年修筑。
唐称涑沫江或粟末水,辽、金时称宋瓦江、混同江,明始称松花江。即今吉林、黑龙江两省之松花江。源出吉林省东南中朝边境白头山天池,西北流至松原市汇合嫩江后折向东流,经黑龙江省南部至同江市注入黑龙江。《明一统
即塔里寒。今阿富汗西北迈马纳西南。《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 有 “塔里干”。
西汉置,属楚国。治所在今江苏铜山县东南吕梁集。东汉属彭城国。南朝宋属彭城郡。隋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江苏省铜山县东南、废黄河北岸吕梁。属楚国。东汉改属彭城国。南朝宋属彭城郡。隋废。
即今山西交口县西南石口乡。《元史·文宗纪一》:天历元年(1328),令隰州之乌门关“穿堑垒石以为固”。光绪《永宁州志》谓之石口。
在今广西贺县东北桂岭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贺县图:东北有大发汛。
即今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东北太保镇东旧城村。明天顺六年(1462)连山县徙治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