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安昌县

安昌县

①三国魏黄初二年(221)改章陵县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湖北枣阳市南三十里。西晋属义阳郡。南朝宋废。

②南朝宋初置,为绥城郡治。治所在今河南确山县西。大明间废。北魏延兴二年(472)复置,属初安郡。治所在朗陵故城(今确山县西南三十五里任店)。北齐为初安郡治。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为朗山县。

③南齐置,属齐兴郡。治所在今湖北郧县境。梁废。

④南朝梁普通七年(526)置,治所在今湖北阳新县西北。隋开皇九年(589)废。

⑤隋大业二年(606)改邢丘县置,属怀州。治所即今河南温县东北武德镇。《元和志》卷16:“取安昌侯张禹国城为名也。”三年(607)属河内郡。唐武德二年(619)改为武德县。

⑥唐武德五年(622)置,属越州。治所在今广西合浦县北。贞观十二年(638)废入合浦县。

⑦唐贞观二十三年(649)改安基县置,属藤州。治所在今广西岑溪县西北。至德二载(757)改为义昌县。

⑧五代梁乾化元年(911)王闽改长乐县置,治所即今福建长乐市。后唐同光初复名长乐县。

⑨北宋宣和元年(1119)改龙安县置,属石泉军。治所在今四川安县东北。绍兴元年(1131)复名龙安县。

⑩辽置,属锦州。治所在今辽宁葫芦岛市北虹螺岘古城。元废。


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河南省确山县西。属汝南郡。东汉废。南朝宋复置,属绥城郡。北魏时以朗陵县并入,移治原朗陵县治(今确山县西南)。为初安郡治。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改名朗山县。(2)三国魏改章陵县置,治今湖北省枣阳市南。属南阳郡。南朝梁废。(3)南朝梁普通七年(526年)置,治今湖北省阳新县西北。属南新蔡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废。(4)隋大业初改邢丘县置,治今河南省温县东北。属河内郡。唐武德二年(619年)改名武德县。(5)唐贞观六年(632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北。属越州。贞观十二年废入合浦县。(6)唐贞观二十三年改安基县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西北。属藤州。至德二载(757年)改为义昌县。(7)五代梁乾化元年(911年)改长乐县置,治今福建省长乐市。属福州。唐同光初复改为长乐县。(8)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改龙安县置,治今四川省安县东北。属绵州。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复改龙安县。(9)辽置,治今辽宁省锦州市西南虹螺岘古城。属锦州。元废。


猜你喜欢

  • 三江县

    ①北宋崇宁元年(1102)置,属诚州。治所即今湖南会同县。二年(1103)改为会同县。②1914年改怀远县置,属广西柳江道。治所在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西南丹洲镇。1928年直属广西省。1932年迁县治

  • 三香水

    一名三交川水。在今甘肃灵台县东南。《寰宇记》卷32泾州灵台县:“三交川水,在县东南十五里,亦名三香水,源从麟游县。”

  • 嘉定州

    ①元元贞元年 (1295) 升嘉定县置,属平江路。治所即今上海市嘉定区。明洪武二年 (1365)复改为嘉定县。②明洪武九年 (1376) 改嘉定府置,属四川布政司。治所即今四川乐山市。辖境相当今四川乐

  • 半制城

    在今阿富汗喀布尔东北。《新唐书·地理志》:修鲜都督府“檀特州以半制城置”。

  • 青连山

    在今广西崇左县北十里。《方舆纪要》 卷110崇善县: 青连山 “山势绵亘三百余里,峰峦纷列,青翠相连。其阳有青山岩,高阔深邃,奇胜不一。岩中之土,可以煎硝,郡人取之”。

  • 定戎城

    唐置,属鄯城县。在今青海湟源县西南哈城东北山上。《新唐书·地理志》 鄯州鄯城县: 绥戎城 “又西南六十里有定戎城”。后没入吐蕃。

  • 阿拉克湖

    一名花海子。在今甘肃玉门市北花海乡。为赤金河所汇。《清史稿·地理志》 玉门县:“阿拉克湖即延兴海。”

  • 半塘水

    在今广东台山市南。《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新宁县:半塘水“在县(今台山市)南,源出西北冯村坑,流入海”。

  • 象谷渠

    在今山西清徐县东南徐沟镇。《方舆纪要》 卷40徐沟县: 象谷渠 “在县城下,流分三道,环绕东西,分灌民田,盖居民引象谷水为渠也”。

  • 汴洛铁路

    从今河南开封市至洛阳。全长约184公里。因开封古称汴京,故名汴洛。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动工修建,宣统元年(1909)建成。后为陇海铁路的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