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宣城县

宣城县

①西汉置,属丹阳郡。治所在今安徽南陵县东三十里青弋江西岸弋江镇,隔江接宣州市界。东汉省。汉末复置。《三国志· 吴志· 太史慈传》:建安初,“ (孙) 策已平定宣城以东,惟泾以西六县未服”。又 《蒋钦传》: “初,钦屯宣城,尝讨豫章贼。” 皆指此。西晋属宣城郡。隋开皇九年 (589)废。

②隋开皇九年 (589) 改宛陵县置,为宣州治。治所即今安徽宣州市。以旧郡为名。南宋为宁国府治。元为宁国路治。明为宁国府治。民国初属安徽芜湖道。1928年直属安徽省。1987年改设宣州市。


(1)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安徽省南陵县东弋江镇。属丹阳郡。东汉废。西晋太康二年(281年)复置。隋废。(2)古旧县名。隋大业初改宛陵县置,治今安徽省宣城市区。为宣州治。南宋为宁国府治。元为宁国路治。明、清为宁国府治。1949年析宣城县城设宣城市,1950年仍并入宣城县。1987年撤销,改设宣州市。


猜你喜欢

  • 可不里

    察合台汗国属地。即今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 有“可不里”。即此。

  • 落别

    清设落别汛。即今贵州六枝特区东南二十八里落别乡。有把总驻守。1932年置乐善镇。1941年废。

  • 五夫镇

    北宋置,属上虞县。在今浙江上虞市东北二十二里五夫村。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区东南部。面积177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五夫,人口2820。传宋时此村曾出过五位士大夫,故名。1958年设乐园公社,

  • 南下沙镇

    即今上海市南汇县西二十四里新场镇。《方舆纪要》 卷24松江府上海县: 新场镇 “在下沙南九里。一名南下沙”。

  • 渤海海峡

    1929年改直隶海峡为渤海海峡,在今辽东半岛老铁山角和山东半岛蓬莱角之间,南北相距一百八十里。庙岛群岛横贯其间,为渤海门户。在渤海与黄海交界处,介于辽东半岛老铁山和山东半岛蓬莱角之间。长约56千米,最

  • 椒丘

    地名。在今江西新建县东北。《三国志·魏书·华歆传》 裴松之注引虞溥 《江表传》: “孙策在椒丘,遣虞翻说歆。” 《寰宇记》 卷106洪州:椒丘城“雷次宗 《豫章记》 云,建安四年,孙策起兵破刘勋于浔阳

  • 盆多宗

    即蓬多城。今西藏林周县驻地旁多。清乾隆 《西域同文志》 卷18: “西番 (藏) 语: 盆多,总会之处。城为诸路会合之所,故名。”

  • 鼓楼场

    即今四川西充县东北古楼镇。清光绪 《西充县志》 卷2: 鼓楼铺在 “县东四十里,交南部界五里”。

  • 木硖关

    即木峡关。在今宁夏固原县西南。《隋书·突厥传》:开皇二年(582),沙钵略悉众入寇,“纵兵自木硖、石门两道来寇,武威、天水、安定、金城、上郡、弘化、延安六畜咸尽”。

  • 泗城府

    清顺治十五年 (1658) 改泗城州置,寻改为泗州军民府,属思恩府。治所即今广西凌云县。雍正四年 (1726) 改设流官,属广西省。辖境相当今广西凌云、田林、西林、乐业及隆林各族自治县等地。19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