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岱庙

岱庙

在今山东泰安市城内西北隅、泰山南麓。祀东岳泰山神。初建于汉,历代均予修葺。《水经·汶水注》: “ 《从征记》 曰: 泰山有下、中、上三庙,墙阙严整,庙中柏树夹两阶,大二十余围,盖汉武所植也。……中庙去下庙五里,屋宇又崇丽于下庙。庙东西夹涧,上庙在山顶,即封禅处也。” 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又称东岳庙、泰庙。在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南麓。为历代帝王至泰山举行封禅大典之地。因泰山古称岱山、岱宗而得名。史载“秦既作畤”,汉建祠庙,唐增修,宋扩建,至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已有殿堂楼阁等建筑813楹,金、元、明、清均有增修,为中国宫殿式建筑之一。规模宏大,占地9.65万多平方米。主体建筑天贶殿,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左有汉柏院,右为唐槐院。文物众多,保存历代碑碣151块,集中国书法艺术精华之作,其中李斯篆书、秦二世泰山石刻为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刻石。铜亭、铁塔也极为珍贵。泰安市博物馆设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新丰 (豐) 原

    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北,东入渭南市界。《水经·渭水注》: 泠水 “历阴槃、新丰二原之间”。宋敏求 《长安志》 卷17: “新丰原,一名青原。在 (渭南) 县西南二十里……今泠水经此原之右。”《清一统志 ·

  • 邸阁山

    在今浙江安吉县东北。《寰宇记》卷94安吉县:邸阁山“在县(治今安城镇)东北二十五里。《吴志》云:吴帝遣从弟孙庆修故鄣邸阁粮谷”。即此。

  • 蜀潢

    一作浊泽。在今河南新郑市西南。《战国纵横家书》 卷24: “秦、韩战于蜀潢。”古邑名。又作浊泽。在今河南省新郑市西南。《战国纵横家书》:秦、韩战于蜀潢。即此。

  • 元江路

    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置,属云南行省。治所即今云南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民国《元江全属地志说明书》:“以礼社江得名,又以元代所命名,故称元江。”辖境约当今云南新平以南,元江、绿春以西,景洪以北

  • 东路中右旗

    即蒙古车臣汗部中右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东方省塔木察格布拉格。

  • 绵 (緜) 上

    ①春秋晋地,在今山西介休市东南。《左传· 僖公二十四年》: 介子推与其母在此隐居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号为介山。②即今山西翼城县西小绵山。《左传》: 成公六年(前585),“赵简子逆而

  • 高密

    战国齐邑。在今山东高密市西南。《史记·乐毅传》: “而乐氏之族有乐瑕公、乐臣公,赵且为秦所灭,亡之齐高密。”古邑名。战国齐邑。在今山东省高密市西南。《史记·乐毅列传》:乐氏之族有乐瑕公、乐臣公,“亡之

  • 君子村

    在今河南卫辉市北三十里。《清一统志·卫辉府二》:蘧伯玉墓“在汲县西北三十里君子村”。春秋卫蘧伯玉居此。故名。

  • 湔堰

    即都江堰。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岷江中。《水经·江水注》: “江水又历都安县。……李冰作大堰于此,壅江作塴,塴有左右口,谓之湔塴,江入郫江,检江以行舟。《益州记》 曰: 江至都安堰其右,检其左,其正流遂东

  • 阿什哈达摩岩刻石

    在今吉林省吉林市东南阿什哈达屯松花江北岸山崖上。系明代遗迹。有两处,均记辽东都指挥使刘清于永乐、洪熙、宣德年间在此造船及建龙王庙事。《明宣宗实录》卷90:宣德七年(1432)五月“比遣中官亦失哈等往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