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星子县

星子县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 (978) 升星子镇置,属江州。治所即今江西星子县。《舆地广记》 卷24南康军星子县: “昔有星坠水化为石,县镇盖因石为名。” 七年 (982) 于县置南康军。元为南康路治,明清为南康府治。民国初属江西浔阳道。1926年直属江西省。


在江西省北部,东、南临鄱阳湖。属九江市。面积719平方千米。人口23.8万。辖7镇、3乡。县人民政府驻南康镇。唐为浔阳县地。五代吴天廞四年(907年)置星子镇,以镇东湖中有“石浮水面如星”的落星墩得名。五代南唐属德化县。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升为县,属江州,治今址;七年为南康军治。《舆地广记》南康军星子县:“昔有星坠水化为石,县镇盖因石为名。”元为南康路治。明、清为南康府治。1912年废府存县,隶江西省。1914年隶浔阳道,1927年复属江西省。1949年属九江专区,1970年属九江地区,1983年属九江市。地处庐山南麓向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东、南为湖滨平原,湖汊众多,有蚌湖、牛轭湖、寺下湖、蓼花池、十里湖等。水产养殖发达,为省渔业生产重点县。濒湖地区建有鄱阳湖鲤鱼产卵场和河蚌保护区、候鸟保护区。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稻、油菜籽、棉花、花生等,为省油菜籽生产重点县。有花岗石、青石、石英、瓷土、型砂等矿。工业有机械、造船、水泥、纺织、采石、工艺美术、型砂等。所产花岗石板材、金星砚有名。有105国道、九隘等公路。水运经赣江可达南昌,出湖口可入长江。名胜古迹有秀峰、归宗寺、观音桥、温泉、太乙村、康王谷、落星墩、周瑜点将台、爱莲池等。纪念地有抗日战争时的“一见心塞”墓。


猜你喜欢

  • 林障城

    在今湖北汉阳县东北汉江南岸。《资治通鉴》: 西晋建兴三年 (315),“杜弢将王真袭陶侃于林障,侃奔滠中”。在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东北、汉水南岸。《资治通鉴》:西晋建兴二年(314年),“杜弢将王真袭

  • 金鹅

    在今广西怀集县西八十里。明万历十三年(1585) 慈乐寨巡司移治于此。治今广东省怀集县西。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移慈乐寨巡检司治此。属怀集县。后废。

  • 把边关

    亦称把边寨关。在今云南凤庆县南四十三里。《方舆纪要》卷118顺宁府:把边关“在把边山上, 为府之险阨”。

  • 槎滘墟

    即今广东东莞市西北槎滘村,北接增城市界。清宣统 《东莞县志》 卷21 墟市有 “槎滘墟”。

  • 眩雷塞

    在今内蒙古东胜市西北。《汉书·地理志》 西河郡增山县: “有道西出眩雷塞。” 《方舆纪要》 卷61榆林镇: 眩雷塞 “在废增山县西北。汉初为匈奴中地,元封初,西置酒泉,通月氏、大夏,结乌孙,分匈奴西方

  • 大浦市

    ①即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北大浦镇。旧为陇海铁路终点。②即大堡塘。今湖南常宁县西四十二里大堡乡。

  • 景美

    即今台湾省台北市南景美区。清乾隆初修瑠公圳时,曾建水枧 (渡槽) 跨越景美溪。后在水枧末端附近形成街市,故名枧尾。因枧、景音近,转变为景尾。后又从闽南音雅化为景美。1950年设景美镇。1967年划入台

  • 部落岭

    在今河北卢龙县东十八里。《方舆纪要》 卷17卢龙县: 部落岭,“ 《志》 云: 唐初居黑水部于此,因名。明建文二年,辽东兵克昌黎,燕将谷祥败辽东兵于定流河,又追败之于部落岭”。即此。古山名。在今河北省

  • 梁门口塞

    五代周置,即今河北徐水县。北宋初为静戎军治。《寰宇记》 卷68静戎军: “周为梁门口塞,在 (易) 州东南九十里。皇朝太平兴国六年二月升为静戎军。” 景德元年 (1004) 改为安肃军治。同年,契丹南

  • 南阳堡

    在今湖南吉首市西南七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81镇溪千户所: 南阳堡 “隶辰溪卫,有官兵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