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岭城
在今福建长泰县东南三十里朝天岭下。明正统五年 (1440) 置巡司于此。
在今福建省长泰县东南朝天岭山麓。明正统五年(1440年)于此置巡检司。
在今福建长泰县东南三十里朝天岭下。明正统五年 (1440) 置巡司于此。
在今福建省长泰县东南朝天岭山麓。明正统五年(1440年)于此置巡检司。
一名水磨关。明置,属永昌卫。在今甘肃永昌县西二十里焦家庄乡。为通西域的孔道。
在今贵州兴义市西南百三十里鲁布革镇。清有把总驻防。
即今广东东莞市东南常平镇,广九镇路经此。清光绪 《广州府志》 卷69: 东莞县 “墟市” 有常平墟。
南朝梁、陈间置,属南合州。治所在今广东雷州市境。隋大业初废入海康县。
在今四川壤塘县东北中壤塘乡中壤塘村。建于明洪武十一年 (1378),为喇嘛寺庙,保存完好。
即今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北阿蓬江 (唐崖河)。《旧唐书·地理志三》 洪杜县: “武德二年分 (彭水县) 置洪杜县,治洪杜溪。”
唐天宝元年(742)改翼针县置,为临翼郡治。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较场乡。乾元元年(758)复为翼州治。后没入吐蕃。古县名。唐天宝元年(742年)以翼针县改名,治今四川省茂县西北校场坝北。为临翼郡治。乾
又作梌山嶂。在今福建永定县北。《方舆纪要》 卷98永定县: 稌山嶂在 “县北八十余里。山势峻突,绵亘百里。林木茏葱,四时不改。上有石如马。民谣云,石马鸣,则有兵。成化十四年,‘草寇’窃发,太监卢胜合军
北宋置,在今甘肃定西县南东西两河间,南接陇西县。《方舆纪要》卷59安定县:乌龙关“今亦曰乌龙厄”。
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汉刘向《说苑·善说》 作社山。《水经·淄水注》:“时水又屈而径杜山北,有愚公谷。齐桓公时公隐于谷,邻有认其驹者,公以与之,山即杜山之通阜。”元于钦《齐乘》卷1引《高士传》亦作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