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江
又名松林江。在今福建长乐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96福州府: 松下江 “在县东南三十里。东通大海,西通福清县。亦曰松下澳。相近者曰大祉、小祉、垅下等澳”。
又名松林江。在今福建长乐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96福州府: 松下江 “在县东南三十里。东通大海,西通福清县。亦曰松下澳。相近者曰大祉、小祉、垅下等澳”。
民国置,即今山东安丘市西南四十里雹泉镇。明万历 《安丘县志》 卷5镇店: 城西南 “雹泉,有市”。1949—1953年为丘南县政府驻地。
即今北京市怀柔县东雁栖河。《方舆纪要》卷11顺义县:大水峪河“在县北三十里,源亦出塞外,经怀柔县流入界,至孙家庄东北,合于黄花镇川河”。
即药洲。在今广东广州市教育路南方剧院水池内。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5:九曜石“在药洲旁,南汉主刘使罪人移自太湖灵壁浮海而至者。石凡九,高八九尺或丈余。嵌嵒峍兀,翠润玲珑,望之若崩云,既堕复屹。上多宋
一名河埠桥。即今江西临川市南五十里河埠乡。清同治 《临川县志》 卷1下: 九十八都有河埠墟。
即今湖南宁乡县境之沩水,东北流经望城县新康东入湘江。《方舆纪要》卷80宁乡县:玉潭江“有三源:一出大沩山, 一出县西百五十里之芙蓉山,一出湘乡县北境之丰山,三水合流,绕县治东,至新康口,注于湘江”。
即今河北景县西北三十里宋门乡。明置巡司于此。古镇名。即今河北省景县西北宋门。明正德六年(1511年),义军领袖赵燧等为明军击败于此。
北魏置,属南岐州。治所在广化县(今甘肃徽县西北银杏树乡)。《周书·赵昶传》:“世宗初,凤州人仇周贡、魏兴等反, 自称周公,有众八千人。破广化郡,攻没诸县,分兵西入,围广业、修城二郡。”即此。辖境相当甘
在今广东惠东县南。《方舆纪要》卷103惠州府归善县:内外管巡司“在府东南百三十里,地名饭罗冈, 皆洪武初置”。清仍设内外管巡司,雍正十一年(1733)移驻梁化墟(今惠东县西北梁化镇)。
即今辽宁瓦房店市西羊官堡。《清一统志·奉天府二》:杨官堡“在复州西南三十里”。
即“伯夷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