枹罕郡
北周置,治所在枹罕县(今甘肃临夏市)。辖境相当今甘肃临夏、广河、东乡、永靖等市县地。隋开皇初废。大业初又改河州为枹罕郡。唐初复为河州。
北周置,治枹罕县(今甘肃临夏市)。隋开皇三年(583年)废。大业三年(607年)改河州复置。辖境约当今甘肃省临夏、和政、广河、东乡与青海省民和等市县以及甘肃省永靖,青海省循化、化隆等县部分地区。唐武德初复为河州。
北周置,治所在枹罕县(今甘肃临夏市)。辖境相当今甘肃临夏、广河、东乡、永靖等市县地。隋开皇初废。大业初又改河州为枹罕郡。唐初复为河州。
北周置,治枹罕县(今甘肃临夏市)。隋开皇三年(583年)废。大业三年(607年)改河州复置。辖境约当今甘肃省临夏、和政、广河、东乡与青海省民和等市县以及甘肃省永靖,青海省循化、化隆等县部分地区。唐武德初复为河州。
即今四川安岳县东南一百十里护龙乡。清道光《安岳县志》卷7:护龙场“即岳家坝。在治东一百一十里”。附近塔子山毗卢洞,有五代、北宋摩岩造像及历代题刻。
北宋置,属大庾县。在今江西大余县东北。
即今山西临猗县西角杯乡。清雍正九年(1731)移吴王寨巡司于此。后废。
在今贵州遵义县附近。《明史·李应祥传》:万历二十八年(1600)征播州杨氏,镇雄兵王嘉猷“扬声捣大水田,而潜以一军拔大夫关,直抵马坎”, 即此。在今贵州省遵义县附近。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征播州
元代对萨迦的异称,在今西藏萨迦县。《元史·释老传》 称: “帝师八思巴者,土番萨斯迦人。” 其地有萨迦北寺,为藏传佛教萨迦教派 (花教)祖寺。
明置,在今四川叙永县北永宁河西岸江门镇。《方舆纪要》卷73纳溪县:江门砦“在县西南。宋元丰四年置……今为江门堡,南去永宁一百三十五里,江门水马驿亦置于此”。
在今陕西富县西北。《方舆纪要》卷57鄜州:江家川“在州西百三十里”。
在今湖北宜昌县西北西陵峡口。《隋书·杨素传》:大举伐陈,“陈南康内史吕仲肃屯岐亭,正据江峡”。《方舆纪要》卷78夷陵州:岐亭“在西陵峡口”。在今湖北省宜昌市西北西陵峡口。隋开皇八年(588年)大举伐陈
即今内蒙古临河市西南黄杨木头乡。清光绪 《五原厅志》 卷上: 西乡村中有黄羊木头。此地原有两棵树,蒙古语称 “哈业毛都”,汉语转音为黄羊木头。1901年 《辛丑条约》 签订后,此地沦为比利时的传教地。
北魏皇始二年 (397) 置,属安州。治所在白檀县 (今河北滦平县东北小城子)。东魏寄治提携城 (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古北口附近)。北齐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