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安徽黟县西南十里,东厄黟县盆地南口,地势险要。《三国志·吴书·贺齐传》:建安十三年 (208),贺齐 “迁威武中郎将,讨丹阳黟、歙。黟帅陈仆、祖山等二万户屯林历山”。即此。《方舆纪要》 卷28黟县
唐武德四年 (621) 置,属南宕州。治所在今广西陆川县。寻属禺州。大历八年 (773) 改属顺州。北宋开宝五年 (972) 废。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陆川县。曾先后属白
即今俄罗斯阿穆尔州结雅河 (精奇里江)和谢列姆札河 (西林穆丹河) 之间贾格德山。《北史·室韦传》: “ (北室韦) 又北行千里至钵室韦,依胡布山而住,人众多。”
在今福建漳州市西。明嘉靖《龙溪县志》卷1:丹霞峰“在南厢。土石皆赤,晨夕映日,色若丹霞然。下有南山寺,驿名丹霞以此焉”。
战国楚都的通名。即楚都郢 (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西北纪南城) 与别都鄢 (今湖北宜城市东南) 的连称。《史记·楚世家》: 顷襄王十八年 (前281),楚人曰,“ (秦) 左臂据赵之西南,右臂傅
①在今山西晋城市东北。《汉书·地理志》上党郡高都县:“莞谷,丹水所出。”《水经·沁水注》:丹水“东南流,注于丹谷。……丹水又径二石人北,而各在一山角倚相望,南为河内,北曰上党,二郡以之分境。……丹水东
即今上海市松江县东北二十里茜步泾。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华亭县东北有“千步泾”。
即今青海玉树县西北安冲乡。民国周希武《玉树调查记》卷上:“安冲驻牧地在通天河西南岸。……百户驻安冲庄。”
亦作卓克基长官司。清乾隆十四年 (1749) 置,属杂谷安抚司 (后改杂谷直隶厅)。治所在今四川马尔康县东南卓克基乡西索村。后废。
即今广东平远县西北八尺镇。清设八尺墟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