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栒邑县

栒邑县

①秦置,属内史。治所在今陕西旬邑县东北二十五里职田镇。汉属右扶风。西晋改名邠邑县。

②1914年改三水县置,属关中道。治所即今陕西旬邑县。1928年直属陕西省。1964年改为旬邑县。


古旧县名。秦置,治今陕西省旬邑县东北职田镇。属内史。两汉属右扶风。西晋改名旬邑县。后废。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置三水县,治今旬邑县。1914年因与广东省三水县重名,复改名栒邑县。以秦汉古县为名。1964年改名旬邑县。


猜你喜欢

  • 桑园峡

    又称大峡。黄河上游峡谷之一。在甘肃省兰州市以东。长21.8千米,水面宽120~130米,落差22米。两侧岩岸壁立,峡中有险滩、急流。

  • 南隆城

    即隆城镇。在今四川阆中市。《资治通鉴》: 南朝梁中大通元年 (529),“ (魏) 子建奏以隆城镇为南梁州”。胡三省注: “西魏 《典略》曰: 此州旧有隆城,故又谓之南隆,治古阆中城。”

  • 辟 (闢) 望港口

    在今广东澄海市南。《方舆纪要》卷103澄海县: 辟望镇 “在县南南洋村滨海。……嘉靖三十八年,官军败倭贼于南阳湾,贼奔聚辟望海口。明年,官军捣平之”。

  • 始宁墅

    一名西庄。在今浙江上虞市西南东山下。《宋书·谢灵运传》: “灵运父祖并葬始宁县,并有故宅及墅,遂移籍会稽,修营别业,傍山带江,尽幽居之美。” 《清一统志·绍兴府》: 始宁园 “在上虞县东山下。…… 《

  • 南董镇

    即今河北藁城市西北二十四里南董镇。清康熙 《藁城县志》 图: 西有南董村。在河北省藁城市中部,南临滹沱河。面积45平方千米。人口4.3万。镇人民政府驻南董,人口 3200。元初中书丞相董文炳故里,因名

  • 彭田港

    在今湖北石首市东三十里。《方舆纪要》 卷78石首县 “东山” 条下: 猎货山 “下有彭田港,宋时商贾舟楫往来贸易于此。水涨亦通洞庭”。

  • 西右翼前旗

    俗称默勒札萨克旗。即和硕特西右翼前旗。在今青海祁连县西南。

  • 地坛

    亦名方泽坛、方丘坛。在今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明嘉靖九年(1530)建。为明、清帝王夏至日祭皇地祗神之地。清《日下旧闻考》卷57引《明典汇》:“方丘者,北郊泽中之丘,丘方而下,以象地也。”1925年辟

  • 福建行都司

    明洪武八年 (1375) 改建宁卫置,治所在建宁府 (治今福建建瓯市)。辖建宁左、右两卫。清顺治十八年 (1661) 裁。明洪武八年(1375年)改建宁卫置,治今福建省建瓯市。辖建宁左、右两卫。

  • 诺赕

    南诏置,属会川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米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