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榜葛剌国

榜葛剌国

亦作鹏茄罗 (啰) 国、明呀喇。在今孟加拉国和印度西孟加拉一带。《明史·外国传七》:“榜葛刺,即汉身毒国,东汉曰天竺。……榜葛剌则东印度也。自苏门答剌顺风二十昼夜可至。永乐六年,其王霭牙思丁遣使来朝,贡方物,宴赉有差。”


猜你喜欢

  • 扶苏县

    隋越王侗皇泰元年(618)置,属淮阳郡。治所在今河南商水县西南三十五里。唐武德五年(622)废。

  • 赵镈县

    1941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临沂、费县、峄县、郯城四县析置,治漫子 (漫溪村,今山东苍山县西北车网镇东南八里)。为纪念1940年牺牲的中共鲁南区党委书记赵镈同志而命名。1950年5月撤销,并入苍山县。旧

  • 莫贺碛

    亦作莫贺延碛、莫贺延吉、贺延碛。在今新疆哈密市东南之沙碛。《元和志》 卷40伊州: “东南取莫贺碛路至瓜州九百里。”

  • 香子城

    吐蕃置,即今甘肃和政县治。《宋史·苗授传》: “王韶取镇洮,授为先锋,破香子城,拔河府。羌虽败,气尚锐,辄围香子以近归师,……授奋击败之。” 又 《宋史·兵志》 载: “洮西香子城之战,官军贪功,有斩

  • 西周邑,即今山西霍州市。《国语·周语上》:厉王暴虐,国人暴动,“乃流王于彘”。《汉书·地理志》 河东郡彘: “周厉王所奔。” 西汉改置彘县。古邑名。西周邑。在今山西省霍州市。因附近有彘水,故名。公元前

  • 热那亥

    即今青海天峻县驻地。1955年于此置天峻县。1959年改名新源。

  • 白道中溪水

    即今内蒙古武川县西南、土默特左旗东北之抢盘河。《水经·河水注》:“荒干水又西南径云中城北,白道中溪水注之。水发武川北塞中,其水南流,径武川镇城。”

  • 静戎郡

    唐天宝元年 (742) 招附生羌置,治所在安信县 (今四川理县东北,一说在今汶川县西北)。辖境相当今四川理县东北、汶川县西北相连地带。乾元元年 (758) 改为霸州。唐天宝元年(742年)置,治安信县

  • 孔垄镇

    即今湖北黄梅县南四十二里孔垅镇。清置巡司于此。在湖北省黄梅县中南部。面积127平方千米。人口11万。镇人民政府驻孔垄,人口1.5万。传孔氏逃荒至此,垦地围田,称孔家垄,后简称孔垄。1949年设孔垄区,

  • 焦源江

    即舂陵水。在今湖南常宁县东北六十里。《方舆纪要》 卷80常宁县: 焦源江 “源出蓝山县,北流入境,又东北会于湘水”。《清一统志·衡州府一》: 舂水 “在常宁县东。今名焦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