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卫
明洪武十七年(1384)置,属贵州都司。治所即今贵州毕节市。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改为毕节县。
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置,治今贵州省毕节市。属贵州都司。辖境相当今贵州省毕节市大部地区。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改为县。
明洪武十七年(1384)置,属贵州都司。治所即今贵州毕节市。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改为毕节县。
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置,治今贵州省毕节市。属贵州都司。辖境相当今贵州省毕节市大部地区。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改为县。
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二十五里破城子。《旧唐书·高昌传》:“初西突厥遣其叶护屯兵于可汗浮图城。”唐贞观十四年(640)置庭州于此。又称浮图城。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萨尔县北破城子。隋时为西突厥泥伏莎钵
唐永徽二年 (651) 置羁縻州,属茂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邛崃山附近地区。后废。
在今江西德安县北八里乌石门。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3:德安县北有乌石街。
在今四川越西县东南苏姑乡 (烂田坝)。清置滥田坝土百户。
在今陕西华阴市东南二十七里。《山海经·西山经》: “华山之首曰钱来之山,西四十五里曰松果之山。”
即今台湾省南投县东北仁爱乡。原为高山族村社。1930年雾社高山族同胞举行反日起义,即“雾社事件”。今街头建有抗日纪念碑。在台湾省本岛中部山区,属南投县,距埔里镇23千米。位浊水溪上源与眉溪的分水岭上,
明洪武十年 (1377) 降睢州置,属开封府。治所在今河南睢县。十三年 (1380) 复升为睢州。1913年改为睢县,属河南豫东道。1914年属开封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在河南省东部。属商丘市。面
明置,即今广西防城港市。《方舆纪要》卷104钦州“天涯驿”条:“永乐十四年,张辅奏自天涯驿经猫尾港,至涌沦、佛淘,从万宁县抵交阯,多由水道,陆行止二百九十一里, 比邱温故路近七驿,宜设水马驿传,以便往
即今陕西安塞县治。1942年安塞县迁治于此。
北宋置,属铜山县。在今四川中江县东南李都乡新仓村。民国《中江县志》卷2:冯店场“西十二里为古曲木镇,今名孙家沟。光绪时,发现淳熙辛丑巴川县令袁倚碑跋,知为宋时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