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

清入关前皇宫,在今辽宁沈阳市内。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至崇德元年(1636)基本建成。分三部分:东路大政殿,左右列十署(俗称十王亭),为太宗听政与诸王议政之所;中路为大内宫阙,有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等;西路为文溯阁等。是我国现存的仅次于北京故宫之帝王宫殿建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辟为沈阳故宫博物馆。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辽宁省沈阳市旧城中心。为清初皇宫,名盛京宫阙,入关后称奉天行宫。清顺治元年(1644年),世祖在此即帝位。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崇德元年(1636年)基本建成,乾隆、嘉庆时又有增建。有房屋300余间,组成十数个院落,占地4.6万平方米。四周围以高大宫墙,南面正中为大清门。全部建筑分三大部分。中路属大内宫殿,院落三进,在同一中轴线上。前院以崇政殿为中心,前为大清门,左右有飞龙阁和翔凤阁。殿后是中院,东有师善斋和日华楼,西有协中斋和霞绮楼。再北为内宫,筑于3.8米的高台之上,前有凤凰楼,后为清宁宫,左右有配宫和其他四宫。东路以大政殿为中心,两翼辅以方亭10座。西路以文溯阁为中心,前后有戏台、嘉荫堂、仰熙斋等。宫内楼阁耸立,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是国内现存仅次于北京故宫的最完整的皇宫建筑。建国后经大规模修缮,已辟为沈阳故宫博物院。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沈阳故宫平面图


猜你喜欢

  • 勐 (猛) 脸

    即孟琏。今云南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明史·云南土司三》: “嘉靖中,孟琏与孟养、孟密诸部仇杀数十年,司废。至万历十三年,陇川平,复设,称猛脸云。”

  • 齐眉山

    ①一名峨眉山。在今河北易县西南一百里。《明史·恭闵帝纪》:建文三年(1401),“冬十月,真定诸将遣兵援房昭,及燕王战于齐眉山,败绩”。即此。②在今安徽灵璧县西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21宿州灵璧县:

  • 博望山

    一名东梁山。在今安徽当塗县西南长江滨。与和县南西梁山隔江对峙。为江津天险。《元和志》 卷28当涂县: 博望山 “在县西三十五里,与和州对岸。江西岸曰梁山,在历阳县南七十里。两山相望如门,俗谓之天门山。

  • 仓头市

    即今安徽无为县东北仓头镇。清乾隆《无为州志》卷4《镇集》:仓头“在治北二十里太平乡”。

  • 北东海郡

    南朝齐改东海郡置, 治所在襄贲县(今江苏涟水县)。东魏武定七年(549)改为海安郡。南朝齐改东海郡置,治涟口县(今江苏涟水县)。辖境相当今江苏省涟水、沭阳等地。东魏武定七年(549年)改海西郡。

  • 洄湟镇

    在今河北新乐市西南。为唐后期镇、定二镇分界处。《资治通鉴》: 唐元和五年 (810),“河东将王荣拔王承宗洄湟镇”。即此。在今河北省新乐市城关西南。为唐后期镇、定二镇分界处。《资治通鉴》:唐元和五年(

  • 宾居寨

    即今云南宾川县西南三十五里宾居乡。明置巡司于此。

  • 杨柳桥

    在今湖南长沙市西。《资治通鉴》:五代汉乾祐三年(950),马希广遣“步军指挥使韩礼将二千人屯杨柳桥,扼栅路”。即此。在今湖南省长沙市西。《资治通鉴》:五代汉乾祐三年(950年),楚马希萼攻潭州,军湘西

  • 光福山

    即邓尉山。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光福镇附近。明王鏊《姑苏志》卷8:“邓尉山在光福里,俗名光福山。”《资治通鉴》:唐乾宁二年(895),杨行密取苏州,攻嘉兴,“钱镠遣武勇都指使顾全武救嘉兴,破乌墩、光福二寨”

  • 大由堡

    北宋元丰七年(1084)置,属诚州。在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西北二十六里坳上乡。元祐三年(1088)废。崇宁三年(1104)复置。